首页  >  专题  >  坊巷名人  >  名门世家

螺江陈氏世家

主题词: 三坊七巷;螺江陈氏世家 分类号: K82 来源: 《坊巷世家》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作者: 黄启权
字体:
来源:《坊巷世家》

发布时间:2015-12-30

  《帝胄陈姓渊源 螺江陈氏源流》称:螺江陈氏“由新宁(今长乐)迁来螺洲。吾陈分支于长乐陈店,所居门庭里巷皆称店前,以志其自陈店来。”螺江陈氏始祖陈巨源于明洪武年间,从长乐玉田陈店迁居螺洲。三传举乡试,五传成进士。至十三世陈若霖,则科第蝉联,功名显赫。螺洲陈氏祠堂大门口有李鸿章题联:“冠盖今螺渚;诗书古颍川。”进头门,过天井,在仪门的门额上又刻“百代羹墙”四个大字。原来典出《汉书? 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斯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这就是说,陈氏子孙千百代都向舜学习,崇尚节孝。由此可见,螺洲陈氏家族的“孝弟传家,诗书佑启”。螺

  洲陈氏不愧为宦官世家、教育世家。

  陈若霖(1759—1832) ,字宗觐,号望坡。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文渊阁参与校勘《四库全书》,历任刑部奉天、山西、直隶、广西、四川等司主事、员外郎,累迁郎中,曾往各省复查案件,申理冤屈,明正典刑,受皇帝数次嘉奖;后外放四川盐茶道,山东、广

  东、湖北、四川按察使,升云南巡抚,广东巡抚兼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四川总督,入为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府尹,最后官至刑部尚书,致仕归里,卒于途次。若霖治狱慎重认真,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深受百姓赞誉。闽剧传统剧目《陈若霖斩皇子》中的陈若霖形象,则是群众理想之化身。

  陈景亮(1810—1884 ) ,字孔辅,号弼

  夫,陈若霖次子。清道光二十年(1840),以兵部候补主事应顺天府乡试,北闱第一名(又称“南元”),赐进士出身。历兵部员外郎、陕西督粮道、山东盐运使、山东按察使、云南按察使。咸丰七年(1857),擢云南布政使。景亮信赏必罚,纪律严明,驭军严整,治政清廉,吏才精敏,干识过人。后以足疾告归,晚年居里。在福州城内文儒坊营宅,有园池之胜。世称布政公。配郑氏。

  陈承裘(1827—1895),字孝锡,号子良,陈景亮长子、若霖孙。以孝称,母病,割股和药以进;居丧,哀毁柴立。服阕,补弟子员,清咸丰二年(1852)进士,以刑部主事用,分刑部浙江司行走。惟不慕仕进,不久,乞假归、以事亲。先是随父居陕西、山东、云南多年;后回闽,住文儒坊,仍以侍父不出。前后在家40年,因办团练、捐饷银有功,加四品衔候选郎中。家居督课子弟甚严,六子皆登甲科。世称光禄公。配林氏,继配张氏,生子七:长宝琛,次宝瑨,三宝璐,四宝琦,五宝瑀,六宝瑄,七宝璜。女三。

  陈承裘长子宝琛(1848—1935) ,字伯潜,号弢庵。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编修,历日讲起居注、右春坊右庶子。光绪元年(1875)擢翰林侍读。与左春坊左庶子张之洞、侍讲张佩纶、宗室宝廷等好论时政,敢言直谏,合称“清流四谏”。光绪初,“清谏”之名日重,得两宫太后赏识,充当武英殿提调宫。次年,授翰林院侍讲学士,纂修《穆宗本纪》。光绪八年,授江西学政,重修白鹿洞书院。翌年,以校《穆宗毅皇帝圣训》奉旨议叙,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由于他曾力荐唐炯、徐延旭堪任军事,后来二人相率溃败。光绪十一年,宝琢以“荐人失察”,受降五级处分,自此家居20年。其间,于光绪二十五年,任鳌峰书院山长,以“培人才,广教育”为职志,又倡东文学堂、全省师范学堂、政法学堂、商业学堂。主持福建高等学堂时,派法、政、商、工、农等科学生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一年,闽、浙、皖、赣四省拟自筑铁路,商部奏派陈宝琛任福建铁路总办。他到南洋爪哇、槟榔屿、吉隆坡、万隆、三宝垅等地,向华侨筹募路款,建成厦门嵩屿至江东桥间福建省第一条铁路。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任总理礼学馆事宜。翌年,开复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资政院议员。辛亥(1911)五月,简授山西巡抚,不久开缺,以侍郎候补,派毓庆宫侍读,首发为戊戌六君子昭雪之议,奏请降旨褒扬。民国元年(1912)2月,清帝逊位,继续追随溥仪。翌年,命修《德宗实录》,民国10年修成,授予“太傅”衔。“九一八”事变后,力劝溥仪摆脱日本帝国控制,并拒绝在满洲国任职;溥仪不听,乃回京以遗老自居。陈宝琛诗、书、画兼长。诗宗宋人,为“同光体”诗坛领袖;书法学黄庭坚,瘦硬遒劲;工画松,喜存古印,富藏书。配王眉寿,侧室杨氏、梁氏、林氏、刘氏。生子七、女九。

  王眉寿(1848—1921),女,字淑怡,王庆云孙女、仁堪姐。20岁与陈宝琛完婚。宝琛回福州重教兴学20年,王眉寿帮助丈夫,在家乡创立螺洲两等小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光禄坊玉尺山房创办女子师范传习所;翌年,在林伯棠创办的女子职业学堂任监督;宣统元年(1909),任女子师范学堂监督,先后培养一批新式女教师,被誉为“女师之冠”,清廷赐予“闽峤女宗”匾。眉寿70寿庆时,曾有一副贺联称:“夫门生天子;弟天子门生。”可谓尊荣之至。

  宝琛长子懋颐(1870—1879) ,王夫人出,殇;次子懋复(1892—1950),字几士、己士,杨出;三子懋侗(1894—?),字愿士,刘出;四子懋艮(1902 —?) ,字心士,刘出;五子懋蒙(1911 — 1914),刘出,殇;六子懋需(1916—?),字须士,刘出;七子懋随(1920—2004 ),字立鸥,刘出,配郑训心。次女宛贞(1877—?),字师班,梁出,适林炳章;三女娴贞(1887—?),字师孟,杨出,适王孝总;四女瑜贞(1894—?),字师恒,杨出,适林熊祥;五女逸华(1898—?),字裝贞,刘出,适刘骏业;六女勤贞(1904 —?),字敏修,刘出,适林崇墉;七女南贞(1906 —?),字薰琴,刘出,适何;八女容贞(1910—?),字师颂,林出,适林;九女京贞(1913—?),字师周,刘出,适张允侨,字子美。

  陈承裘次子宝瑨(1850—1933 ),字仲勉。清光绪二年(1876 )乡试亚元,以郎中分发户部候补;光绪十六年进士,归户部原班以郎中用。长子懋鼎(约1871—?),字徵宇,光绪十五年乡试解元,光绪十六年与其父同榜进士,以内阁中书用,历山东济南道道尹、外务部左参议兼资政院资政。入民国,历任弼德院参议、俄文学堂监督、驻西班牙使馆头等参赞、外交部参事兼秘书长、江苏省京陵关监督兼江宁交涉员、参政院参政、安福国会参议院议员、国务院秘书、厦门交涉员、外交部顾问等职,工诗。女懋恒(1901 —1969),字稚常,号荔子、落叶、墨痕、蕊渊、叔水。自幼博闻强记,熟读并背诵《十三经》中的十一经;擅长文史,工于诗词骈文,并习琴棋书画。民国16年( 1927 ) 升入福建华南女子学院,翌年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民国21年,入燕大研宄院修历史。“九一八”事变后,被推选为赴南京请愿团代表。民国22年毕业,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代理《京报》主笔。同时,受聘为北京历史研宄院史学编辑,参加整理清室档案,协助其夫赵泉澄撰著《清代地理沿革表》。此后,辗转于上海、南京,先后执教于东吴大学、光华大学、圣约翰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无锡国文专科学校等。独自创办《世说》月刊。新中国成立后,著《中国上古史演义》《秦楚演义》《史可法》等。1956年,进上海市社科院历史研宄所,因丈夫被错划为“右派”,调上海财经学院。1962—1963年,参加《辞海》历史地理小组。“文化大革命”期间,在被强迫劳动中跌伤,不治身亡,遗著达十种之多。

  陈承裘三子宝璐(1857—1912),字敬果,号叔毅、軔庵。清光绪十六年(1890)与其兄宝瑨、侄懋鼎同榜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散馆,改刑部主事、刑部河南司行走、礼学馆顾问。后以父老告归,遂不出,一意重教兴学。初从福州名儒谢章铤讲学于致用书院;谢卒后,代主致用书院,并为谢刊行遗著、赡养子女,极尽师徒之谊。宝璐为学原本经术,会通汉宋儒者之说,博及群籍,惟不炫于人。著有《陈刑部杂文》《艺兰室文存》。妻梁宜人,梁鸣谦女。长子懋豫(1878—1947),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补用知县。配罗丰禄长女罗英。懋豫长子岱孙(1900—1997 ),原名陈总。福州鹤龄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高等科。民国9年(1920)赴美留学,先后获威斯康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民国15年回国,执教清华大学,任经济系主任、法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大商学系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保管委员会主席。民国35年,与张奚若、闻一多、朱自清等联合发表《十教授的公开信》,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的骗局。1952年,任中央财经学院第一副院长;翌年,调北京大学任经济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1954年起,连任全国政协第二至八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务委员。岱孙对世界各国比较制度预算的研宄在国内独树一帜。主要著作有《经济学史》《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宄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等。

  陈承裘四子宝琦(1858—1876),字季涵。清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入都,不幸病卒。

  五子宝瑀,殇。

  六子宝瑄(1861—1894),字墨樵,优贡用教职;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子二:懋师、懋丰。嗣女师恒,即瑜员,宝琛四女,适林熊祥。

  七子宝璜(1863—1905),字砚樵。清光绪二十年(1894 ) 举人。至是,陈承裘之子皆登科第;尤其光绪十六年,宝瑨、宝璐与懋鼎父子、兄弟、叔侄三人同榜进士,何等荣光!

  陈承裘长女伯芬,适举人刘濂,字步溪,刘齐衔孙。次女芷芳,适台湾林尔康,字镜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 ,甲午战后台湾割让日本,随林氏家族内迁厦门;其夫逝后,又携子女回福州,居杨桥巷至终。三女某某,适举人高向瀛。

  选自《坊巷世家》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