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文献缩微建设成果闪耀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
6月30日,“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开幕。此次展览全面回顾了自1985 年以来,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带领下,我国图书馆界在文献缩微保护领域的实践探索与重要成果,展现了全国公共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与坚实步伐。展会期间,福建省图书馆携多项文献缩微建设成果精彩亮相,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创新实践,成为现场瞩目的焦点。
展区内,《福建省图书馆民国邮史资料汇编》引发广泛关注。这部专著系统梳理了缩微文献中福建民国时期的邮政史、邮票史、集邮史等珍贵史料,填补了中国邮史研究的关键空白,曾荣获“高邮2023中华全国集邮文献展览展品镀金奖”,彰显了其在学术领域的重要价值。同时,展示区里福建省图书馆匠心打造的“缩微 +”系列产品尽显巧思。以福建土楼、武夷山等世界遗产为原型的剪纸作品,经缩微数转模技术永久定格于胶片之上,再精心装帧成兼具实用价值与文化内涵的镇纸。这种将千年文献保护技艺与当代创意设计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不仅让缩微技术走出专业殿堂,更成为文旅融合发展中极具福建特色的鲜活范本。
学术成果《福建省图书馆民国邮史资料汇编》和缩微文献文创产品
展览同期亮相的,还有202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技术培训班培训手册与读者查阅缩微文献的纪实照片。前者见证了福建省图书馆作为承办单位,在搭建全国技术交流平台、培育缩微专业人才方面的扎实举措;后者则生动捕捉了读者在缩微阅览室借助专用设备研读文献的场景,直观展现了缩微文献在服务学术研究、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中的现实意义。
202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技术培训班培训手册
读者在福建省图书馆缩微阅览室查阅缩微文献
此次福建省图书馆亮相的文献缩微建设成果,既是对其多年深耕文献保护领域的生动答卷,更将独具特色的“福建经验”注入全国图书馆缩微事业的发展脉络。未来,福建省图书馆将在缩微技术的创新突破中持续发力,在文献资源的深度整合中开拓新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更多福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