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人文叙事福建文旅讲坛探寻数字时代的文旅共情密码
4月26日下午,“福建文旅讲坛”第15期在福建省图书馆开讲,聚焦文化旅行中的科技与人文之辩。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柳云担任主讲嘉宾,以“算法之外的温度: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文化旅行的共情密码”为题,与读者探讨如何在科技浪潮中守护文化旅游的人文内核,在数字时代续写有温度的旅行叙事。
福建文旅讲坛第15期在福建省图书馆开讲
讲座伊始,主讲人带领读者回溯了算法的发展历程,并从数字时代的文旅现状、算法对文化旅行体验的影响和算法无法代替的旅行“共情密码”等方面展开,指出算法在为旅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文旅体验的异化,如小众文化产业愈发冷门,快餐式体验替代了驻足凝思,算法标准、扁平、同质的解读抹平了地域间的文化差异。王柳云强调,在技术浪潮中,我们应坚守文旅的人文内核,用身体感官、在场体验和开放心态,感受历史气息与文化脉动,领略真实的文化魅力。随后,主讲人分享了她对科技人文主义的思考,让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落脚于文旅服务,并穿插了福州交警针对来榕游玩车辆的人性化管理措施、泉州世遗监测平台的个性化航海史路线等本土案例,生动诠释福建文旅的人文温度。
主讲嘉宾王柳云
本场讲座正值2025福建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主题为科技赋能图书馆服务升级。讲座尾声,省图书馆展示了本馆最新“AI+地方文献活化利用”成果,通过AIGC和裸眼3D等技术,将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海丝题材古籍《瀛涯胜览》开发成裸眼3D视频和动画《瀛涯胜览奇遇记》。此外,讲座现场还设有“AI闽韵换装”拍照机,利用AI人脸融合技术,让读者一键换上7套福建传统服饰,搭配7大福建特色场景,30 秒内完成换装与数字穿越,获得可保存分享的文化记忆照片,感受“科技+福建文化”的独特魅力。
读者体验“AI闽韵换装”拍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