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十年路 再启新航程 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迎来重修开院十周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脉绵延百年的正谊书院,是清代福建省城四大书院之一,它于2015年1月25日重修开院,在荏苒的时光中,即将迎来它的开放10周年纪念日。回望10年漫漫长路,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始终秉承“正谊明道”的精神,深耕“图书馆+书院”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上不断探索并作出重要贡献。
锚定高质量,再启新航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闽图人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闽山闽水物华新”主题,进一步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元素,以正谊书院为平台打造高端学术讲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以开放合作的平台搭建不同层次的文化沟通与交流,谱写福建省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脉悠久 传承至今
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正堂
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华夏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正谊书院,创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其前身为闽浙总督左宗棠创立的“正谊书局”。书院名取自汉代大儒董仲舒语“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正谊书院延续正谊书局刊刻《正谊堂全书》的使命,并延师课士培养人才。书院首任山长为清代福建第一位状元林鸿年,之后担任山长的有郑世恭、叶大焯、曾彦宗、叶大猷等,他们为书院培养了陈宝琛、林纾、陈衍、吴增祺等一大批英杰才俊,这些人才如同璀璨的繁星,照亮了中华文化的浩瀚天空。
历经百年风雨,福建省图书馆于2009年对遗存的“正谊书院”房屋进行修缮,2015年,重新修缮后的正谊书院正式对外开放,开启“正谊明道”的新篇章。文脉传承,生生不息。重修后的正谊书院不仅保留了传统书院的古朴与宁静,更融入了当代图书馆的活力与创新,成为系统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平台和集阅读学习、非遗体验、古籍展示、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
弘扬国学 薪火相传
赏宋代风韵 品朱子文化——正谊书院朱子文化雅集现场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开院至今,正谊书院继承前贤之志,立足自身历史文化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融合、传统、经典、交流等为特色亮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融合共通:践行“图书馆+书院”模式,推动资源融合共享。基于“图书馆+”的融合共享理念,福建省图书馆和正谊书院通过空间、文献、教育等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效能,形成“双赢”格局。正谊书院依托福建省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举办阅读推广活动,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同时,结合正谊书院建筑特色,打造福建省图书馆古籍文献、地方文化等特色展示窗口,让典籍进书院,让古厝绕书香。
古韵新声:营造沉浸式阅读场景,构建传统文化立体阅读新空间。在阅读场景营造上,正谊书院依托传统书院建筑,借助天井、回廊、厢房等,打造经典书房、博学堂、历史文化展厅等古色古香的阅读空间。同时,融情于景,依托场景叙事,讲好福建文化故事,通过举办南音雅艺音乐会、纪念百年情书书就105年庭院剧、朱子文化雅集、开笔礼等,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立体式、多视角感受百年古厝的书声琅琅,学风浩荡。
经典传承:打造高端学术讲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正谊书院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徐雁、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支平等名家名师传道授业,并结合诵读、雅集、体验活动、展览、研学等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院至今,正谊书院每周末、节假日常态化举办文化活动,累计举办活动1700余场,服务读者超35万人次,形成了国学讲堂、国学课堂、文化展堂、学礼堂、中华雅集、文化活动六大精品版块,成为市民亲近经典、传习经典的重要场所。
美育润心:建设校外美育基地与国艺传习所。正谊书院通过琴、棋、书、画等技艺传习,让民众感受中华国粹之美,培育高雅的审美情趣。在建设过程中,正谊书院一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经典教育相结合,将音乐、戏剧、美术等多种形式融于阅读推广活动之中,突破校园教育藩篱,弥补校内美育资源不足;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社会化合作,2019年底,福建省图书馆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在正谊书院共建国艺传习所,陆续开展古琴、书法、茶艺、篆刻等丰富多彩的公益培训和体验活动,让国艺走近群众。
交流互鉴:立足地缘优势,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价值,是海内外数千万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正谊书院充分利用自身区位和文化优势,通过举办“朱子之路”“海峡两岸书院论坛”“中国寻根之旅”活动、与台湾咸临书院结对子并开展研学互访、邀请闽台书院共同录制书院新春道贺视频等,向港澳台及海内外学者展示正谊书院的历史文化与时代新生,搭建书院文化、朱子文化等交流研讨的优质平台。2015年至今,正谊书院已接待相关专家学者千余人次。
承前启后,开拓创新
福建省第七届“正谊杯”古诗文大赛全省总决赛现场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现今,福建省图书馆人也在以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的精神积极探索新时代书院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文化建设。
聘请正谊书院研究员,开启学术研究新道路。为进一步提升正谊书院的学术氛围、优化阅读推广活动开展,福建省图书馆聘请孙绍振、朱清、马照南、张善文、方彦寿、王永年6位专家学者,作为正谊书院研究员,群策群力、凝聚共识,共同为书院守正创新出谋划策。
加入海峡两岸书院联盟,成立福建省图书馆学会书院工作委员会,开拓书院交流新平台。为增进书院间的交流与合作,正谊书院加入海峡两岸书院联盟并成为联盟秘书处所在地,承担沟通两岸书院之责,协调推进闽台书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播、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交流共建。同时,参与“福建省图书馆学会书院工作委员会”筹建,并成为委员会第一批成员单位,联合全省书院不断推进理论探索、活动策划、资源整合等业务工作开展。
打造文化品牌活动,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开发阅读推广新形式。在文化品牌打造与志愿者队伍建设中,正谊书院以本土视角切入,持续挖掘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红色文化等八闽文化的深刻内涵与当代价值,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福建省“正谊杯”古诗文大赛阅读推广品牌,举办七届,累计联动160余家图书馆及相关单位,吸引3万余人报名参赛,赛事直播累计吸引1200余万人线上收看;打造朱子文化“六个一”阅读推广品牌,将朱子文化与福建文化、非遗文化等相结合,立体化打造面向全省读者的一场主题赛事、一个主题雅集、一个主题讲会、一组主题研学、一组主题展览和一个主题开笔礼,举办相关品牌活动159场,吸引全省82家图书馆参与,服务读者近100万人;组建正谊书院国风少年艺术团,招募爱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少年志愿者参与其中,不定期组织开展国学教育及诗文吟诵培训,参与古诗文快闪、大型社会性公益演出,已开展相关活动表演数十次,演出视频通过海博TV直播平台等播出,浏览量超1000万。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中,澳门福建学校学生在正谊书院体验传统剪纸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奋勇前行,焕发新生的文脉之芽,如今已是亭亭如盖。十年来,正谊书院获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授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授予“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福建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校外美育实践基地”等称号,工作案例与实践成效获得省级以上表彰与嘉奖39项,受主流媒体关注报道近900篇,已经成为屹立于城市繁华处的文化客厅,成为福建书院复兴的示范代表,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窗口。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福建省图书馆将继续深耕“图书馆+书院”模式,接续文脉,以精品化展陈、立体化阅读、数字化推广等方式展示福建书院发展新实践、新风貌,探索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方法与路径,推进图书馆及书院旅游休闲功能的开发和实践,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自制短片《当老外问你八闽山水古人最爱游哪里》在海内外平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