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恒(长汀县第一中学图书馆 福建 366300)
![]() |
摘 要 微信是腾讯推出的免费手机通讯软件,近几年微信服务在不少图书馆得到应用。本文介绍了微信服务的特点、优势及国内图书馆应用的现状,并对微信服务在图书馆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微信服务 图书馆 信息共享 信息平台
1 引言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在传统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合下,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沟通方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博客、微博、SNS等不断改变着人们信息沟通的方式。微信以其优化的功能和精准传送的特点,成为继新浪微博之后又一大移动通信工具。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还可通过公众平台、朋友圈,此外还有“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等多种功能将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如今,微信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据统计,2013年7月25日,微信的国内用户已超过4亿,至8月15日,微信的海外用户超过1亿。[1]微信的应用范围不再只是局限于个人,国内一批图书馆也开始将微信作为其信息发布以及参考咨询和互动的平台,不久的将来,图书馆将会利用这个信息交流平台开展更多的创新服务。
2 微信服务的优点及其在图书馆应用现状
2.1 微信服务应用的优点
2.2 微信服务应用的现状
近几年,微信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截止2013年3月6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已有30家,其中地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益图书馆这几类占主体地位。[5]开通微信服务的图书馆主要有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以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微信服务为例,通过文字、图片、语音与用户沟通和互动,定期发布新闻消息和图书馆资源动态,方便而又快捷地扩大了信息交流和文化宣传。此外,清华大学图书馆还启用“清华图书馆”公众微信账号,定期制作和发布“微报”,并开发包括“清图快讯”“图影书声”“清华藏珍”等固定栏目。
3 微信服务在图书馆的实践应用探讨
3.1 提高信息服务关注度
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对于图书馆来说,如何提高信息服务的受关注度显得尤为重要。在微信出现之前,人们的搜索工具仅限于百度、SNS、微博等,在获取信息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微信在信息获取方面更具有优势,其应用为信息服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图书馆在应用微信服务过程中,首先选择图书馆内的目标人群,通过微信公共账号向每个微信用户发送亲切问候语,这种一对一的服务让微信用户真切感受到图书馆的存在和图书馆服务的亲切性,使读者对微信服务有浓厚的兴趣。微信服务的问候语并不只局限于文字,活泼、有趣、亲切的视频、图片、涂鸦等更能拉近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例如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小图,活动结束后都会定期总结发送给读者。图书馆应用微信服务,可以让读者感觉到交友的乐趣,使用户更容易接受,从而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关注度。
3.2 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号码或二维码搜索找到图书馆的公共微信账号,当有需求时可随时向图书馆微信公共账户请求在线信息咨询服务。读者可以通过发送相应编号查询包括借书、罚款、续借等事项,图书馆管理员在收到咨询请求后,通过信息检索等方式找到请求的结果,而后以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的不同组合来回答不同用户的咨询。例如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书目检索功能,用户发送“图书馆”指令就可立即查询到多条书籍检索结果,包括图书的封面、作者、内容简介等;又如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座位预定和查询功能,通过在线咨询就可直接查询图书馆各层在座及空位情况,提高了座位的利用率。总之,微信在线咨询服务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3.3 满足个性化需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具有个性化特点,许多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共平台的多媒体互动功能,实现与用户随时随地的个性化互动服务。例如暨南大学图书馆与用户在微信公共平台的架构内,就可实现远程的多媒体移动参考咨询服务,读者将个人姓名、所在学院或部门信息发送给图书馆公共平台的后台,图书馆可以看到读者的身份信息和以往交流信息,然后针对该读者的兴趣爱好、研究方向等,介绍相关的数据库及图书期刊信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3.4 实现信息宣传和资源共享
微信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免费而快捷的,用户在信息共享活动中获得收益后,较容易产生尝试冲动,从而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图书管理员可以选择建立用户与馆员、用户与用户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用户社交网络,以“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等方式实现馆内信息的共享,如发送图书馆的最新新闻、公告、新书通报、新进数据库等信息。馆员还可利用微信的群聊功能建立学习互助网,互不认识的微信用户之间也可自行组建讨论小组共同学习和研究。彼此陌生的微信用户在不断的信息共享行为中,能结交更多的好友,提高共享活动的活跃度。
3.5 多种信息提供方式
大多数图书馆对读者的信息咨询采取的是主动信息回复,这样虽然能够保证回复答案的准确性,但却费时费力。现在一些图书馆将主动推送信息回复与自动回复用户发送信息相结合,提高了信息提供的效率。推送内容也不仅仅是活动播报、书目推荐等,还增添了节日问候、天气、温馨小提示等贴近读者生活的内容。例如温州图书馆就将信息推送分为涉温报告、专家视角等多个版块。
3.6 开发更高级的图书馆移动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只有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开发更为高级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才能保证微信在图书馆的实践应用紧跟时代发展的节奏。目前大多数图书馆是利用微信公共平台的开放接口来实现创新服务的,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自助查询系统。自助查询系统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当接收到查询指令时,调用公众平台消息接口,然后通过服务器对用户的查询指令进行搜索并立即向用户返回查询结果。如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学生谢梦非推出了“武大助手”的微信公众账号,通过将学生用户的微信账号和学生的教务账号和密码绑定,实现了很多个性化功能。
4 结束语
目前,微信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各种技术功能还在不断更新和改善,图书馆对于微信的使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微信在图书馆的应用功能还需进一步开发。各地图书馆应紧跟科技的发展以及读者的需求,不断创新微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微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
2 专家解读:微信激活培育期的LBS[EB/OL].[
shtm1.
3 张尔煦.微信推广的病毒性营销分析[J].新闻传播,2012(6):208-210.
4 董诗梦,张晶.大学团委也玩公众微信平台这个可以有[N].青年时报.
5 肖金华,黄丽红.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3,33(6):55-57.
张书恒 长汀县第一中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收稿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