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8日上午,“《福建省图书馆藏稀见书目书志丛刊》出版暨闽台藏书文化研讨会”在福州正谊书院举行。该书由福建省图书馆编纂,今年4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研讨会由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福建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主办。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吉,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社长殷梦霞,台湾古籍保护学协会会长林登昱,福建省档案馆巡视员林真,福建省社科院台湾文献信息中心副主任邓达宏,福建省方志委调研员凌文斌以及省内专家、公共和高校图书馆馆长与古籍部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为研讨会发来了贺信,信中高度评价“本书的出版,是福建省古籍保护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优秀成果”,令人振奋。
研讨会由福建省图书馆党总支副书记陈吟主持,陈吉副厅长、郑智明馆长和殷梦霞副社长分别致辞。陈吉副厅长首先肯定了此书的编纂思路,认为“此次推出的这部《福建省图书馆藏稀见书目书志丛刊》,一方面是作为献礼,向我们走过十年春秋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致敬,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就古籍的开发利用与再生性保护的一次尝试和探讨”;郑智明馆长指出:“这批文献的出版,不惟将使这部分‘秘籍’彰显于世,为藏书文化研究者带来新鲜宝贵的文献资料,也将让学界重新认识福建历代学人为文化典籍的保存和传承所作出的贡献”;殷梦霞副社长表示,作为出版单位,很重视福建省图书馆提交的这部书稿,积极向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申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丛刊》编纂成员代表、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副主任许建平(本书执行主编)则就该书的编纂谈了整理开发的思路,强调编纂是书目的就是在配合《馆藏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出版,及时汇集该《丛刊》,让业界暨学界通过研读,充分了解历代福建公私藏书的聚散存佚,用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南江涛则就本书编辑出版情况向大家作了汇报,表达了国图出版社非常重视该书,倾力支持并优先考虑出版发行工作。随后,陈吉副厅长、郑智明馆长和殷梦霞副社长共同为《福建省图书馆藏稀见书目书志丛刊》首发揭幕。
该书共收录福建省图书馆馆藏闽籍公、私藏书的书目和题跋、金石目录等20种,大多为首次公开出版。其中,既有公藏书目,如《福建鳌峰书院藏书目录》等,又有著名藏书家的私家藏书目录,如郑杰《注韩居书目》、陈寿祺《陈朴园藏书目录》、杨浚《冠悔堂书目》、林则徐《林少穆先生云左山房书目》和陈宝琛《闽县螺洲陈氏赐书楼书目》等,还有题跋、金石目录,如陈衎《大江草堂题跋》、龚显曾《蒧斋金石目》、杨浚《唐丛碑目稿本》等,各具特色。这些书目除著录有书名或碑名、著者、册次等基本信息外,有的还对内容进行品评鉴赏,谈其优劣,论其得失,有的还记录了图籍递藏源流的信息,为今人留下了珍贵的古籍递藏暨评价史料。
关于藏书文化的专题研讨,来自闽台两地文化机构的30余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闽台藏书事业及古籍数字化与二次文献开发做了深入交流和探讨:福建省图书馆方挺、刘繁和张美莺分别介绍了“龚易图藏书”、“杨浚与‘冠悔堂’藏书”和“陈第与‘世善堂’藏书”,来自厦门市图书馆的陈红秋谈了“林尔嘉及其藏书”,厦门大学图书馆张徐芳则介绍了厦大馆藏“宝卷”的情况,均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台湾古籍保护学会林登昱会长表示:自己祖籍漳州龙海,到了福建倍感亲切,很高兴能参加两岸古籍文化的交流。台湾古籍保护协会成立于2014年,从事古籍整理出版多年,有不少大部头的成果。古籍的整理出版,可以让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历百世而不怠。据了解,福建私人藏书风气很盛,成就也很大,但这些藏书目原深藏在秘阁,还仰望大家共同来开发和研究。古籍保护更需两岸年轻人的参与,在参与古籍整理中沉下心边整理边研究,从而成长。看到福建省图书馆有一批年轻人参与古籍保护暨再生性整理出版工作,倍感欣慰和赞许。这套《丛刊》的出版,具有历史的新价值。
最后,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了福建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签署了《闽茶文献丛刊》出版协议。该丛刊遴选福建省图书馆珍藏的闽茶资料,选题得到了出版单位和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出版后既是古籍及民国文献再生性保护的又一成果,也呼应了当下备受关注的“海丝”题材——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