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策法规       动态新闻       古籍普查       保护与修复       相关下载
第三期全国传拓技术培训班暨第一期全省传拓班新闻报道稿之三
2017-05-27

                                 其技近乎道  浓淡总相宜

——“大国工匠”李仁清莅闽传授高浮雕传拓技艺


    2017518,应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第三期全国传拓技术培训班暨第一期福建省传拓培训班”之请,著名高浮雕传拓大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李仁清传习所李仁清老师来到了福建省图书馆,为本期培训班学员生动讲授了高浮雕传拓技术课程——仁清金石传拓艺术。

                   

    李仁清老师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自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高浮雕传拓技艺的研究工作,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高浮雕传拓技艺方法,被业界称为“高浮雕传拓艺术第一人”。2008年,李仁清出版了《中国北朝石刻拓片精品集》,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2008年,李仁清为嵩山“天地之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制作了高浮雕拓片精品档案。2013年到台湾佛光山举行高浮雕拓片展,同年应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之邀,为“第一期全国传拓技术高级班”授课。2014年成立了“郑州仁清金石传拓艺术博物馆”。20157月至12月,应郑州博物馆、郑州考古院、登封市文物局邀请,对登封的嵩阳观大唐碑、嵩阳寺造像碑、刘碑等名碑名刻进行传拓。2016年5月18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李仁清传习所”在“郑州仁清金石传拓艺术博物馆”揭牌。201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大国工匠》系列片介绍了李仁清,由此,李仁清老师及其高浮雕传拓艺术蜚声海内外。
    碑刻传拓技艺传承至今已有千年之久,但拓印效果却仅限于平面;当面对高大的陵墓石刻或高浮雕造像、立体圆雕时,传统的传拓技艺常显得束手无策。这一问题同样困扰着初入传拓世界的李仁清老师:如何让石刻上的每个细节都能真实完整立体地保留下来?曾经的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传拓学徒工,却在大量接触碑碣、墓志等石刻文物的过程中,逐渐对这些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信息的石头产生了感情。慢慢地,在综合了考古测绘、绘画、雕塑等多学科知识后,李仁清老师创造出了高浮雕传拓技艺,打破了传统传拓技艺的历史局限,使传拓之功用不仅在于收集考古文献资料,还在于是一种艺术的再认识与创造的方法。
    本次培训课上,李仁清老师详细介绍了高浮雕拓片的制作流程,并结合实际操作指导学员完成高浮雕拓片的制作。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反复强调,每一幅传拓作品都应是独立完整的绘画作品,具有墨分五色、相宜相生的立体画面效果,好的传拓作品更应该是一幅艺术作品。他认为,高浮雕的传拓技术具有综合性,与传统绘画、现代摄影在原理上有相通之处,十分讲究技巧。在点评学员拓片作品时,他指出,上墨这一环节大有讲究,可通过墨色浓淡的处理区别远景与近景,艺术地还原传拓对象的原始特点,使其生动如初。当然传拓对象千变万化,所拓效果完全基于你的艺术欣赏力。传拓者,需要长期的实践操作累积经验,以期熟能生巧,但好的传拓者更需要悟性,要能与万物契合,犹如庖丁解牛,传拓者需十分了解传拓对象,处于什么朝代,具有什么特点,这是每一位传拓者必须思考并作出综合研判的。

    李老师教学示范作品:

1)高浮雕石板

2)覆纸

3)采拓

4)修补

    在始终谦虚温和、耐心授课的李仁清老师身上,学员们深切地体会到:传拓是一种技艺,更是一门艺术;而一位优秀的传拓者,则其技近乎道。看,在李老师的一敲一拓下,石头上冰冷僵硬的凤凰与仙鹤又被赋予了生命,仿若经历了涅之后的重生,正穿越时间的荆棘奋力向我们飞来。

高浮雕拓片(完成图)

                     

                               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

                                 林凤、林益莉  报道

 

 

[返回]  [关闭]  [首页] 
主办:福建省文化厅
承办与制作:福建省图书馆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2005-2007 福建文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