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诗人笔下的三坊七巷_遗文轶事_坊巷名人_福建省图书馆

首页  >  专题  >  坊巷名人  >  名人文苑  >  遗文轶事

诗人笔下的三坊七巷

主题词: 三坊七巷 分类号: I21 来源: 《坊巷雅韵》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作者: 连天雄
字体:
来源:《坊巷雅韵》

发布时间:2015-12-01

  记郑海藏诗有“山兜老屋如重到,惘惘斜阳巷尾红” 一句,描写乌麓山兜尾大营巷情景甚切,盖为怀母舅而作以下专辑历代诗人咏三坊七巷之诗句,着重于咏及巷名之诗,兼或咏巷之作,一时不能广罗,稍作摭拾,以见诗人韵致,兼备掌故。

  三坊七巷

  “七巷工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紫菱丹荔黄皮果,一路香风 引酒楼。”(侯官刘士蕖)

  按:此诗诗题不详,转引自郭白阳《竹间续话》,刘士薬(心香)有 《自怡悦草堂诗钞》,一名《绿满斋诗钞》,有道光间刊本,惜不得见。

  “三坊七巷水平脐,越麓屏山泥拍肚。”(侯官何轩举《雨灾志 感》)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侯官司陈衍《畏庐寄诗题 匹园新楼次韵》)

  后街

  “隔巷簾桃横笛夜,后街风月买灯天。”原注:时寓后街灯市甚近。

  (《宜黄陈偕灿《试灯日柬雪樵》)

  按:林昌彝《射鹰楼诗话》称:“‘后街’二字,一经诗家拈出,此 后可为典故。”

  “后街风嫩试灯天,绛蜡高烧敞夜筵。”(武进沈凤《元宵曲》)

  衣锦坊

  “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番禺王国瑞《余在京师流 连甸肆,入闽以来,复颇有所得,喜成短句》)

  “旧里曾传颜棣锦,读书偏喜傍闽山。”原注:衣锦坊旧名棣锦坊。(侯官郑杰《步齐兰皋移居原韵》)

  “传说提刑与秘书,当年曾此赋闲居。坊中衣锦人何处,门外青山恨 有余。墩姓累朝应属谢,潭名千载总归徐。我来公去都如梦,今昔王刘亦 子虚。”(某氏《衣锦坊》)

  按:于市肆见一诗集刻本,仅存卷二散叶,书名、作者皆无,中有 《和刘次北游姬岩》,或为嘉道光间闽人所作。卷二第九页录此诗,亟录之备考。

  文儒坊

  “山阴旧巷过从频,蛰駆相怜肺腑亲。”(侯官林轩开《挽叶文石三 兄》)

  按:文儒坊旧名山阴巷。

  “那得台吟光禄派,再教风振文儒里。”(谢章铤《满江红》词)

  光禄坊

  “科名品望与文章,接武相绳光禄坊。”(侯官林佶《青儿南归,诗 以遣之》)

  “丁卯桥南光禄里,疏影楼头人独倚。”(闽县许德暧《筠心陈夫人 招饮率此奉谢》)

  “光禄坊前还结屋,一庵香绕紫藤花。”(侯官杨庆琛《榕城古迹杂 咏?涛园》)

  “光禄名坊曩日居,也曾相访到君庐。”(侯官施邦镇《次韵和贞九 怀旧居之作》)

  杨桥巷

  “黄楼月色杨桥水,照见钟山万点青。”(某氏《后街看灯》)

  按:此诗为光绪末年某氏所作,历来援引者甚多,惟不详作者谁氏。

  安民巷

  “安民巷畔姊府门,予住桥南光禄里。”(闽县许德暖《松斋萨大姊 六秩写梅竹并题长句》)

  “宛到安民里,为炊脱粟粮。”(侯官刘家谋《亨甫诗扇为何大苍筠 (震亨)题》)

  郎官巷

  “郎官巷古半乡人,天后祠前记比邻。”(建宁张际亮《乙未秋述旧 约句三十首》

  “几竿修竹郎官巷,魂梦犹亲一穗灯。”(侯官林散桢《题外曾祖枫 阶公〈载书归里图〉》

  塔巷

  “育王塔院成陈迹,孝子高均立石旌。小小浮屠标首尾,巷名显得更 分明。”(潘祖鋪《榕城七巷竹枝词》)

  按:咏塔巷之诗,一时难寻,惟以近人潘祖鋪先生竹枝词充数。

  黄巷

  “择里仍居黄巷宅,辞官且纪白云年。”(梁章短《归帆杂咏》第二十八首)

  “使君坐啸壶楼晓,肯忆山人巷姓黄。”(陈寿祺《赠兴化俞朗怀知郡同年恒润》)

  “黄巷门庭忆德温,黄楼新构面梅轩。

  藩伯》

  “金蟆尚识真儒者,古巷流传姓系黄。身入闽川名士传,地尊硕德善人乡。三秋露采葭依水,十卷霞居笔有霜。他日莆阳迁徙处,读书还占一 椽香。”(杨庆琛《榕城古迹杂咏?黄巷》)

  选自《坊巷雅韵》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