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报告202510◇综述:加快建设“好房子” 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

2025-05-15 03:05:00    字号: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这是中央首次提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进一步强调住房的高品质。因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住房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建设“好房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如何理解高品质住房?
  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如何定义“好房子”?必须满足四大要求,即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2024年8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长倪虹曾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需求的变化,“好房子”也是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好房子”,甚至不同的面积、不同的价位,也都有不同的“好房子”,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好房子”。归纳起来,有这么四个特征:
  一是绿色,绿色就是让人们住得健康。在这方面,有这些维度和人们的“住”密切相关。比如,房间的高度、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的净度和房间的亮度,都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好房子”就是让人能够感到舒适,这就需要把房子设计好、建造好,包括把门窗密封好,墙体隔音做好等。前一段住建部征求人民群众对住房建设有什么要求,隔音是排在第一的,卫生间串味儿是排在第二的,第三就是渗漏和开裂,建设“好房子”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二是低碳,低碳就是要为居民省钱,也为社会节能。怎么省钱呢?建筑领域有三个环节,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建造过程、全生命周期使用过程,要用能用碳。“好房子”要质量好、性能优、使用寿命长,而且在全生命周期使用环节上能够更加节水、节电、节气、节能,既为居民在生活当中降低成本、减少支出,又为社会节能降碳。
  三是智能,就是让居民用得更方便。现在电动汽车数智化程度很高,已经成为移动的终端,我们认为“好房子”应该成为一个不动的更大智能终端,有很多的应用场景,比如说智能感应方面,能够监测室内环境的变化,根据需要来调节温度、亮度、湿度、空气的净度。比如说智能控制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遥控、感应,做到“君子动口不动手”,对门窗、照明、空调、室厅、厨卫等设备方面实施智能控制。还有智能电器,比如说智能冰箱,将来会提醒你的食物短缺了、没鸡蛋了,下班路过超市买鸡蛋回家。食品到期了,再食用不安全了。所以,我觉得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所以我们在“好房子”建设中,为科技创新留出了一片天地。
  四是安全,要让居民住得安心和放心。一是房屋的本体安全,结构要牢固,抗震防灾。二是设施设备的使用要安全,在水、电、气、热和电梯等设备上安装一些传感器,有问题的时候能够报警。三是使用人的安全,通过智能物联能够发现家里有意外的情况,老人、小孩在家里能够得到安全的保护。
  二、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出台“好房子”标准
  据了解,2022年,住建部首次提出“好房子”概念,随后各省因地制宜逐步推出“地方版”的“好房子”标准。并于今年3月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于5月1日落地实施。该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予以规范,被视为“好房子”的标准。比如层高方面,由以往不低于2.8米提升至不低于3米,这直接增强了室内空间感,为居民带来更开阔的居住体验,显著提升心理舒适度,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电梯覆盖范围上,从七层以上要求加装电梯变为四层及以上建筑就必须配备,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的出行需求,也让居民搬运物品更为便利,有效提升生活质量;隔音隔震标准方面,新规提高了隔声要求,将有效缓解因房屋隔音问题引发的邻里矛盾,促进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各地也纷纷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类似标准和要求。
  2024年11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试行)》,提出住区规划、建筑品质、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要求,强调风貌协调、生活便捷、绿色低碳等。2025年2月,《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要点》)印发,从设计规范、空间优化、材料标准等多方面制定“好房子”标准,明确支持架空层、风雨连廊、开敞阳台等新型设计,并在建筑材料、外立面、空间弹性等方面给予更大自由度,以政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居住生活需要,规定可以按需设置封闭或开敞阳台、挑空的起居室空间,鼓励设置开敞式风雨连廊、邻里共享公共空间,弹性管控局部建筑高度,鼓励提升建筑立面品质,以此丰富拓展居住空间,完善补充公共服务功能,有效激发并释放市场需求。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形成可推广的经验。例如,“好房子”能否提高得房率,是居民普遍关注的话题。“得房率是开发建设企业使用的俗称,通常指户型套内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测算,以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和140平方米的户型为例,如果按照《技术要点》来设计建设,得房率可以从80%适度提升至9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阳台、饰面层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技术要点》鼓励丰富居住空间形式,补充基础公共服务,优化小区空间布局。
  3月28日,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贵州省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试行)》,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导则》从总则、基本规定、健康舒适、安全耐久、绿色低碳、生活便利、智慧科技、环境宜居等方面对贵州省高品质住宅的设计提出了指导性要求。其中,针对单元设计、户型设计、户内环境、车库设计以及安全耐久等方面,《导则》提出了高于现行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的硬性指标要求。例如,要求每层户数不超过4户,二层以上住宅设置电梯,住宅最小层高不小于3.0米,车库内主车道净高不小于2.4米等。
  2023年6月28日,山东印发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高品质住宅指导性文件《山东省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导意见》,明确高品质住宅的概念与发展路径,让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有据可依;今年4月15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发布《关于支持“好房子”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大优质地块供应力度、推进存量闲置土地盘活利用等11条政策措施。各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齐发力,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日发布《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从规划、设计、建造、交付、运维全过程考虑,聚焦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要求,针对居住区风貌、空间配置、质量控制、适老化服务、智慧化运维等关键要素,提出定性和定量指标。并明确增加室内空间。例如,厨房操作台面长度要大于3m,灶台前要留出至少1m宽的走动空间。在质量安全方面强化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延长关键部位保修期,如电气管线、防水工程等隐蔽部分保修10年。同时鼓励在户外设置风雨连廊、架空层、下沉庭院、屋顶花园等多种形式的空间场景。
  也是在今年4月15日,四川发布了我国首个“好房子”评价体系——《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包括交通与配套、安全与质量、功能与空间、舒适与健康、绿色与低碳、智慧与便捷、运维与物业7大一级指标,并设立“创新加分项”。例如,将高空坠物、防滑防水等细节列为“一票否决项”,倒逼全周期安全管控;并将无人机配送、家庭云等前瞻技术应用设为加分项,推动住宅智慧绿色引领未来。
  此外,山西、江苏、湖北、宁夏、江西、海南、陕西等地发布了专门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工作方案等,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措施和推进举措。广州、成都等地也发布了2025年住房发展计划。不少地方表示,要加快“好房子”建设。
  三、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的意义
  从行业发展看,在政策引导下,品质成为住宅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好房子”标准通过精准对接居民品质生活需求,推动房地产行业从传统开发、规模扩张向“精准需求+全链条服务”发展新模式转变,“好房子”相关项目实践以品质化住房激活改善需求、优化供需结构,推动行业价值重塑,形成“政策牵引—标准升级—产业转型—消费迭代”的良性循环。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中央提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标志着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转型路径进一步清晰,并引导行业从增量开发向品质竞争转变。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研究员柴强认为,当前影响住房需求潜力充分释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高品质住房供给不足。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不仅有利于充分释放住房需求潜力,甚至激发、创造新的住房需求,从综合效应和较长期看,还有利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高品质不等同于高房价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一方面,各地纷纷提高供地效率、完善供地模式、优化规划报建手续和公摊规则等,降低开发成本;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建造水平提高,造楼机、机器人、装配式技术等的应用,也能降低一定成本。所以高品质不等于高房价。
  如何在有限成本下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住宅的期待?绿城管理副总裁、绿城乐居集团总经理骆祎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绿城管理从项目定位阶段就开始介入,实行全过程精细化管控。针对保障房项目特点,重点做好大成本和小成本管理。
  在小成本方面,绿城管理通过设计和施工优化降低无效成本,同时将资金重点投入景观、精装修等业主关注的环节,充分发挥品牌房企集采优势来降低建设成本;在大成本方面,通过代建模式帮助投资方缩短工期,提质增效,进而有效节约财务成本。
  五、“好房子”怎么建?
  住建部长倪虹:在倪虹看来,这是个系统工程,是个应用场景,是个新产业,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赛道。它不仅会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对于扩内需、稳增长,都会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方面,“好房子”要有好标准。我们要完善“好房子”的标准体系,全面提高设计、材料、建造、设备以及无障碍、适老化、智能化等标准。
  第二方面,“好房子”需要好设计。我们将引导广大的设计师精心设计好每一栋房子,特别是让每一平方米都能够物尽其用、物有所值。
  第三方面,“好房子”需要好材料。我们将着力推动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不断提升建筑材料的保温、隔热、防水、环保等性能。
  第四方面,“好房子”需要好建造。我们要强化科技赋能,推广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的建造方式,要像造好汽车一样造出“好房子”。
  第五方面,“好房子”需要好服务。我们将实施居住服务提升行动,下大力气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支持养老、托育、家政等线上线下的生活服务。
  倪虹指出,新房子我们要把它建成“好房子”,老房子我们也要结合城市更新,想办法把它改造成“好房子”。有了“好房子”,我们还要建设“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王益鹤:以“体系”统筹“好房子”。各地多措并举加大对“好房子”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齐发力,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以“标准”引领“好房子”。标准水平决定房屋品质。一是完善“好房子”标准顶层设计。二是各地因地制宜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
  以“科技”赋能“好房子”。“好房子”离不开新科技,“好房子”和新科技可以相互成就。科技渗透到“好房子”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方面,全国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加快落地实施各类支持政策,大力拓展试点工程应用场景,探索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为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装配式方面,北京市在新建保障房中实现绿色建筑行动、住宅产业化“两个100%”全覆盖,率先提出各类保障房全面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标准,倡导工业化内装理念、装配式装修工艺,推动住宅产业化向纵深发展。新材料和新设备方面,山东省近日提出,强化绿色智慧赋能,要求新建“好房子”执行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低于50%,推广智能化设施设备。全屋智能方面,广东、四川、山东、广西等地,紧抓数字家庭建设,通过打造通用的数字家庭系统,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
  以“样板”支撑“好房子”。2024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房企特别是大型房企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支持他们选择一批项目打造出实打实的“好房子”样板,既要有商品住房,也要有保障性住房。一是以高品质住宅展示交易会为抓手,推广高品质住宅。海南、山东等地以住宅展示会的形式,为广大购房者搭建一个集中、优质、高效的购房平台,让居民直观、形象地了解高品质住宅推广成果。二是依托设计大赛,储备一批“好房子”样本。甘肃、四川等地通过举办大赛的形式,加快设计成果落地实施,鼓励吸引房企参与建设“好房子”。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荃:周荃建议以“好房子”为目标,针对既有建筑建立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推动房屋消费升级。围绕升级“好房子”,关注建筑环境品质提升,引导更多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优质建材家居产品和更加丰富的惠民举措、更加便利的服务方式,让消费者“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针对租赁市场,搭建租赁“好房子”品质标签认证体系,如绿色标签、适老化标签、智能化标签等,明确各类标签认证标准和展示规则,引导租赁住房向好房子方向发展。
  同时,她建议以好房子为目标的建筑更新升级相关的建材、机电设备、厨卫、智能家居设备等纳入旧换新资金支持范围。把建筑节能改造、建筑环境提升、建筑绿色化智能化提升等项目纳入政府资金支持的范围。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与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宏:针对旧改“好房子”的资金来源问题,张宏建议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遵循“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居民自筹资金以及社会力量投资等多种渠道,避免单一资金来源带来的压力。另外,建议在未来新建住宅中逐渐增加独立产权住宅的市场化建设比例,减少共有产权住宅的市场供应数量,在住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确保旧改“好房子”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六、结语
  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居住环境,让“好房子”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陈荣浩.政治局会议首提“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EB/OL].(2025-04-25)[2025-05-13].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5-04-25/3850165.html.
  [2]邢灿.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对楼市影响几何?[N].中国城市报,2025-05-08(02).
  [3]王益鹤.多地积极开展工作推进“好房子”建设落地[EB/OL].(2025-05-08)[2025-05-13].https://mp.weixin.qq.com/s/5kxX_qUoFf48sH9L3IeGQA.
  [4]孙敏,崔霞.北京推进“好房子”建设 优化住房供给[N].中国信息报,2025-05-07(03).
  [5]韩秉志.“好房子”从理念走向现实——来自北京市昌平区的调查[N].经济日报,2025-05-12(10).
  [6]加快“好房子”建设 提升居住品质[EB/OL].(2025-03-24)[2025-05-13].https://zjj.wenzhou.gov.cn/art/2025/3/24/art_1229004563_58929092.html.
  [7]王石川.建设“好房子”,让民生福祉更有品质[EB/OL].(2025-03-07)[2025-05-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5925914388578350&wfr=spider&for=pc.
  [8]住建部提到的“好房子”什么标准[EB/OL].(2024-08-23)[2025-05-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159532901642038&wfr=spider&for=pc.
  [9]多地发布住房发展计划,聚焦“好房子”建设[N].中国证券报,2025-05-12(A05).
  [10]梁倩,郑钧天,张钟仁.国家标准执行在即 各地多措并举打造“好房子”[EB/OL].(2025-04-23)[2025-05-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0157839962687875&wfr=spider&for=pc.
  [11]李红梅.周荃委员两会呼吁:加速“好房子”建设 开辟住房新赛道[N].中国房地产报,2025-03-15(10).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