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报告202326◇综述:数字游民:工作和生活在路上
2023-09-27 04:04:00
字号:大 中 小
目录
一、数字游民的内涵概述
(一)数字游民的定义
(二)数字游民的工作类型
(三)数字游民的特点
1.网络创收
2.地理套利
3.工休融合
4.全球流动
(四)数字游民增长的积极意义
1.数字游民促进当地旅游发展
2.“数字乡民”助力乡村振兴
二、数字游民群体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数量激增,企业服务正起步
1.数字游民数量快速增长
2.数字游民聚集地涌现
3.企业瞄准数字游民服务
(二)多地政策环境利好数字游民工作与生活
1.北京: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2.浙江:打造一流国际人才社区
3.河南: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4.云南:做好“云南人”和“到云南来的人”两篇文章
5.陕西渭南临渭区:发展“银发经济”,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
三、多国以实际行动吸引数字游民人才
(一)全球范围内,数字游民的队伍不断扩大
(二)多国推新签证吸引数字游民
(三)各国致力打造数字游民友好城市
四、数字游民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来源不固定
(二)生活配套有参差
(三)存在追寻自由与渴望扎根的心理矛盾
五、面对数字游民浪潮的对策建议
(一)理解并容纳数字游民群体
(二)引导数字乡民助力乡村振兴
(三)着力数字经济带动大学生创业
(四)提升旅游城市环境品质
(五)积极吸引国际数字游民人才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面对疫情影响,西班牙、希腊、泰国、爱沙尼亚、格鲁吉亚等地区纷纷研究制定签证及相关政策吸引数字游民以提振旅游业,让“数字游民”这个名词进入大众视野。数字游民通过远程工作、全球流动、地理套利、被动收入来践行全新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创意阶层流动旅居的趋势,值得关注。
一、数字游民的内涵概述
(一)数字游民的定义
“数字游民”是指数字经济时代产生的,不受传统工作方式、特定工作地点和时间约束的从事远程工作的个体。“数字游民”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概念。区别于“商务旅游者”“远程工作者”“打工旅游者”等受商业机会、职业活动等工作原因驱动而被动迁移的人群,数字游民通常是因为寻求自由、冒险精神、逃离传统工作环境和追求美好生活,主动通过“独立于地点”的游牧方式,在旅游的同时工作,实现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平衡。相较于“生活方式类旅游者”,数字游民无论是独立移动性、数字化程度,还是旅行频率、工作和休息方式、所带来的文化流动性等方面,都具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
(二)数字游民的工作类型
数字游民从事的工作种类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字游民工作。
类型一:网络营销。数字游民可以成为网络营销专家或社交媒体经理,为企业或个人管理和推广他们的在线品牌和业务。他们负责制定营销策略、撰写内容、管理社交媒体账号等,通过互联网吸引客户和推动销售。
类型二:在线教育和培训。数字游民可以成为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师或培训师,通过互联网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他们可以教授语言、技能、学术科目等,与学生进行远程互动和教学。
类型三:虚拟助理和远程服务。数字游民可以成为虚拟助理,为企业或个人提供远程办公和管理支持。他们可以处理邮件、预订行程、安排会议等,帮助客户高效地管理日常事务。
类型四:编程和技术服务。数字游民可以成为自由职业的程序员、网站开发者、技术顾问等,为客户提供远程的编程和技术支持。他们可以接受委托项目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类型五:自主创业。数字游民可以通过创办自己的在线业务或企业来实现工作和生活的自由。他们可以开设网店、提供咨询服务、销售自己的产品或技能等。自主创业让数字游民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技能来打造自己的事业,灵活地管理和发展自己的业务。
(三)数字游民的特点
作为互联网经济大潮和全球化时代的新生群体,数字游民拥有全新的价值观、生活观和工作观。不同于普通游客、常住居民等,数字游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1.网络创收
宏观来看,数字游民当为互联网经济的弄潮儿,亦属创意经济的排头兵。数字游民一般凭借个人智慧与专业技能,通过便携式移动终端与互联网来完成工作,获得相应的收入。数字游民从事的工作可以归入智力与创意服务业,他们的收入,既包括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之后的单笔酬金,也涉及长期的被动收入(如版权使用费、网页点击量收入)。这一性质为实现工作地点与旅居地点从分离到统一的转变创造了前提条件。
2.地理套利
数字游民是一种能够帮助现代人解放时间和地理位置的生活解决方案。他们通过互联网的便利性赚取高工资、高成本地区的薪酬,然后逃离拥挤昂贵的大城市,去那些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性价比更高的城市居住,如东南亚、南欧、东欧、南美等。这种地理经济上的落差,让部分数字游民们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度假式舒适生活。
3.工休融合
数字游民把工作与休闲融合在一起,较好地处理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数字游民除了利用度假村的公共空间、所在城市的联合办公空间之外,还可以将办公地点搬到候机室、咖啡馆甚至沙滩上、泳池边,解决了不少职场人抱怨的“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问题。跟普通游客相比,他们对旅游地的体验通常更加全面、深入、独特;与常规雇员相较,他们的工作成果可能更有灵性、创意和价值。对数字游民而言,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不是为了寻觅就业机会,而是追求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
4.全球流动
数字游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工作/旅居地点、安排具体的工作时间,不受传统办公系统(包括办公空间、生产设备、人事关系等)的约束。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与游牧民族颇为相似,因此被称为“游民”(或“游牧上班族”“游牧旅行者”)。跟现代大都市上班族相比,他们率先实现了工作地点和时间的自由,告别了“朝九晚五”和通勤拥堵,不必再理会复杂的职场“哲学”与人际关系,更容易将环游世界的梦想付诸实践。从这点来看,数字游民是全球化时代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是现代社会流动性的一种写照。
(四)数字游民增长的积极意义
1.数字游民促进当地旅游发展
数字游民一度成为疫情期间某些旅游经济依赖型国家和地区的希望所在。数字游民在一地停留时间长,受其他突发因素的影响较小。只要通信网络不瘫痪、业务不中断、签证不到期,就可以安然地在自己喜欢的目的地一直待下去。三年的新冠疫情让航空运输、餐饮服务、酒店住宿、旅行中介等以空间移动为前提的众多产业面临困境。在普通游客受出入境管控与防疫隔离政策影响而无法正常出行的时候,数字游民成为一些岛屿型国家旅游业生存的“救火队员”,为疫情时期旅游业增添了一抹亮色,也让更多的人士了解了数字游牧现象、认识了数字游民群体。
数字游民群体中有社会责任感与文化情怀的人正在用实际行动促进游牧地旅游发展。在创意经济时代,互联网创意阶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更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数字游民不乏掌握互联网技能、熟悉国际规则、了解商业运行的科技与文化创意人才,他们的创新除了宣传、推介、包装、经纪这些常见的领域,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梅里雪山下的德钦县佛山乡瑞瓦村,一名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的数字游民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帮助当地居民销售土特产品,通过网络众筹建设了雪山木屋和藏家青年旅舍,撰文推荐甚至亲自担任向导,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在“DNA数字游民公社”里的年轻人会帮经常去的几家餐厅设计海报,做门头设计、菜单设计等,让当地的小店铺变得更有吸引力,他们还给村里办了份《白茶原小报》,介绍当地乡村及周边城市的吃喝游玩地。
2.“数字乡民”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乡民”的出现,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时代人才流动的新特征改变了人才进入乡村的方式,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不同于传统的人才下乡,相当一部分“数字游民”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优秀人才,连接了城市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技术、市场等资源。这部分群体在县域周边工作生活,让诸多外部要素溢出进入到乡村之中。他们带来的资本、技术、市场和运营理念等发展要素,不仅为既有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了可能,还推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特色产业、县域电商等新产业形态的发展。许多艺术家、科技工作者、创业者在乡村建立工作室、实训基地、创业小镇等,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数字游民群体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数量激增,企业服务正起步
1.数字游民数量快速增长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向往这一更加自由灵活的工作生活模式,数字游民的数量在我国快速增长。在国内,数字游民是一个不断融合、迭代的群体,包括“千禧”一代、轻资产一代、斜杠青年、背包客、间隔旅行者等城市漫游者,还有码农、设计师、自媒体、电商、创客等,以及少量的“游牧资本家”。
同时,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深入推进,移动数据互联互通让“一根网线闯天下”的生活成为现实,加上之前的3年疫情使得国内企业越来越接受远程办公。就业环境与择业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开始对工作与生活关系进行反思。“工作+旅行”的生活方式:到美好的地方生活,在快乐的地方工作,成为数字游民的名片。
根据中国智库未来工作研究院的报告,目前全球超过34%的员工长期处于远程办公状态。据中国“马蜂窝”发布的《2021中国旅居度假白皮书》显示,超六成年轻人渴望成为办公地点不固定的“数字游民”。
2.数字游民聚集地涌现
据调查发现,国内的数字游民多数选择旅居一些自然风光秀美、交通便利、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如云南大理、海南陵水、浙江杭州周边莫干山、安吉等县域城市。不少城市成立了“数字游牧社区”,在这里数字游民可以长租、可以办公,还可以交友。
3.企业瞄准数字游民服务
尽管数字游民在中国的规模依旧较小,但一些企业已经瞄准了数字游民的相关服务,让他们不再“孤身奋战”。
浙江省安吉县的“DNA数字游民公社”是由安吉溪龙乡政府联合上海爱家集团在溪龙乡溪龙村横山自然村间专门打造的。企业将当地的废旧厂房进行了改造,既有公共区域,也有住宿区和办公区。2021年12月正式开放以来,已吸引了400余名数字游民陆续来到这里工作生活。
2020年下半年,创业青年张建胜带领团队创办了网约程序员平台“猿派”,程序员可以在平台上随时随地灵活找到高薪工作,企业可以利用AI智能匹配快速找到技术人才。
原乡映客(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在国内布局了近10个数字游民基地。这些基地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光山县、浙江省泰顺县、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塱头村等地,充分盘活、利用乡村存量资产,招募数字游民、自由职业者、“Z世代”年轻人和“乐龄”(中老年退休人群)创业者入驻,目前已累计接待数字游民超3000人。
(二)多地政策环境利好数字游民工作与生活
许多旅游城市将数字游民视为优质客源,并将其当作自身的特殊资源。为了创造性地吸引并充分利用数字游民这一特殊的人才队伍,有些地区提出了“健康生活目的地”“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美好生活示范区”“银发友好城市”“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的发展目标,用利民利商、宜居宜游的地区环境吸引并留住数字游民。
1.北京: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北京发布《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北京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规划:到2030年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六个高地”。方案提出,通过五至十年的接续努力,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六个高地”——城市数字智能转型示范高地、国际数据要素配置枢纽高地、新兴数字产业孵化引领高地、全球数字技术创新策源高地、数字治理中国方案服务高地、数字经济对外合作开放高地。这将给数字游民提供数量丰富的工作岗位。
方案描绘的未来城市将深刻改变百姓生活。方案提出,明确培育新一代数字化出行、新型数字化健康服务、智能制造等六个标杆产业,实施高级别自动驾驶全场景运营示范、跨体系数字医疗示范中心建设、数字化社区建设等六个标杆工程。1000公里智能网联道路、水电气热网全面智能化、5G网络全覆盖、实体医院医疗资源在线化发展……配套齐全的城市设施将为数字游民打造无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
2.浙江:打造一流国际人才社区
浙江省正在以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吸引各行各业的数字游民涌入该地、参与城市建设。
2021年7月,浙江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外国高端人才集聚打造一流国际人才社区的实施意见(试行)》,旨在加快各类外国高端人才集聚,推动浙江(绍兴)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全面提升发展,打造一流国际人才社区。深化与意大利、南非等“一带一路”国际人才的科技合作,打造一个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齐全,外国风情和绍兴特色兼备的国际人才社区,成为海外院士、外国专家和外国人才的集聚高地和展示国际化风采的“重要窗口”。力争到2025年底,达到300名以上。
2022年9月,平湖市政府出台《平湖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支持创业创新、配套补助、市场化引才、平台打造等方面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政策保障,特别是在外国高端人才招引培育上,强化配套资金支持,加大购房补助、生活补贴、交通补助等力度,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让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竞相奔涌。截止2022年年底,投资在集聚区的相关项目有17个,投资金额达3.6亿元。
3.河南: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2021年12月,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基本路线和主攻方向,强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加快将我省建设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规划明确,到2035年,具有中原特色的中华文化超级IP享誉世界,建成10个以上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建成3—5个全球创意城市和10个以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文旅居乡村。河南的建设工程,正需要有才智的数字游民参与其中,数字游民可在在游玩与工作中见证河南省规划的逐步实现。
4.云南:做好“云南人”和“到云南来的人”两篇文章
2018年以来,云南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方面,依托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的气候环境,做好“云南人”和“到云南来的人”两篇文章。
2020年7月27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将健康服务业作为万亿级产业来重点培育,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众多领域。包括: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健康产业示范区、深度融入自贸试验区,打造“世界一流康养胜地”等。眼下,云南正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业,不断地打造世人健康生活的向往之地。今后,要真正实现让云南人都健康起来,让想健康的人都到云南来。
5.陕西渭南临渭区:发展“银发经济”,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
近年来,渭南市临渭区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人居样板区、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民生幸福的标杆项目。
一是编制《规划》,绘制发展蓝图。根据临渭区发展需求,编制了《渭南市临渭区美好生活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其一是以创建全国首个“银发”友好型城市为目标,申报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创新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其二是开展适老环境建设行动,建立区级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任务。其三是依托老年大学、杜桥医养中心等机构,举办老年人颐养主题活动,促进养老产业与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
二是举办论坛等活动引进人才。其一,临渭区以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积蓄临渭发展“新动能”为主旨,围绕银发产业、项目策划、金融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精准招引人才。其二,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深化政府、高校、企业合作,鼓励产学研人才直接创新创业。
三是利用乡村振兴激活产业生机。2020年,渭南临渭以“美丽临渭建设”为总抓手,临渭美好生活示范区以及银发友好城市建设初见成效。2021年,开展“乡村振兴创造全域美好生活”的系列乡创活动,通过聚合国内顶尖乡创资源,结合银发友好城市的大健康产业定位,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方面,从政策解读、理论学习、实地研讨到项目实践,全面助力临渭乡村振兴发展迎来新阶段,努力构建乡村振兴的新格局,创建临渭全域美好生活。
三、多国以实际行动吸引数字游民人才
(一)全球范围内,数字游民的队伍不断扩大
多位学者预测了“数字游民”这一生活方式的兴起。1997年,日本半导体行业专家牧本雄久首次提出“数字游民”一词,并预测未来将会出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自主选择何时何地进行工作,也可以选择定居或游牧的生活方式。2007年,被数字游民圈子视为教父级别人物的费里斯出版《每周工作4小时》,他在书中倡导自主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数字游民先驱和Nomadlist.com创始人皮特·莱沃斯在2015年时就做出了预测:远程办公会成为未来趋势,到2035年时,全球数字游民的数目会达到10亿人,当前数字游民的发展过程也将迎来第四次浪潮:多城市迁徙生活模式(2027+)。
“数字游民”的群体人数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全球化、技术创新、社会生活和工作变化等广泛的社会结构性趋势的结合,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工作装进电脑,将电脑装进背包,去探寻远方的生活。有机构统计,单是在美国,就有超过1500万劳动者自称是“数字游民”,而据预计,到2025年将有多达3570万美国人、22%的劳动力是工作场所不固定且依赖于网络技术的远程工作者。据欧洲提高生活质量基金会的统计,2021年欧盟大概有4170万“数字游民”。
(二)多国推新签证吸引数字游民
新冠疫情和数字技术双向发力刺激着“数字游民”这一群体的迅速崛起。为迎合这一趋势,多国出台相应措施促进远程办公和“数字游民”的发展,为外籍人士长期旅居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据《福布斯》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已有四十多个国家推出“数字游民签证”。这种“游民签”类似于某种“异国工作授权”,与旅行签证一样方便申请,并且允许持有人在目的地国家长时间居留并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全球最早提出数字游民签证制度的国家,爱沙尼亚于2020年8月宣布,只要证明在海外有工作且月收入在3500欧元以上,就可以申请这类签证、在该国居住最长达一年。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利用远程办公机会的百慕大则推出了缴纳263美元年费获取一年居住权的政策,吸引年满18岁并能够证明已受雇或注册研究项目的外国人去那里远程办公或学习。目前包括德国、西班牙、希腊、克罗地亚、拉脱维亚、捷克等至少15个欧洲国家陆续发布了适合远程办公的“数字游民签证”、远程工作者签证或自雇签证。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针对符合条件的远程工作者群体、企业家等可发放长期居留许可,吸引数码、研究和技术等领域的全球优秀人才。“游民签”的申请费用会依照国家不同、居留时间长短而出现浮动,申请费从20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
(三)各国致力打造数字游民友好城市
如今“数字游民友好”成了地区的旅游宣传点之一。促使人们选择某一地点作为游牧目的地,除了个人内心对旅行渴望的“推动力”外,目的地当地的景点、文化、交通等公共服务和自然景观等也是重要的“拉动力”。。
一个名为“游牧清单(NomadList)”的全球性网站在其首页推荐了许多适合远程工作的城市。葡萄牙则凭借着数字游民的热潮,在球星C罗的故乡马德拉小岛打造史上第一座“数字游民村”,首都里斯本也凭借宜人的气候、国际化的环境、可负担的生活费用和利好的税收政策顺应潮流成为了Nomadlist上最受欢迎的“数字游民之都”;2021年,波兰的克拉科夫因快速的网速和廉价的共享办公室而被评为欧洲最适合“数字游民”的城市之一;该国的罗兹、波兹南和华沙也一同上榜;保加利亚东部的滑雪小镇班斯科已经创立了班斯科游民节;索菲亚、普罗夫迪夫和布尔加斯等城市也以其低廉的生活成本、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仅为10%的所得税率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克罗地亚推出政策:“数字游民”基本被视为长期游客,不仅免征所得税,而且还享有所有其他居民权利,如公共医疗保险;希腊首都雅典推出了“这就是雅典”活动以吸引“数字游民”,并推出便利外国人注册签证的措施;西班牙从2022年底规定,“数字游民”可以在该国居住一年,居留可延长两年,同时享受15%的税率,而不是通常的24%;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多个东南亚国家、地区的城市上榜。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食物美味、城市安全、物价较低、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发达的网络建设,倍受数字游民的喜爱。
四、数字游民面临的挑战
虽然数字游民的定义被不断更新,但他们仍然要面对一些旧有的弊端和新生的挑战。
(一)经济来源不固定
要想长久地当一个数字游民,需要拓展收入来源。许多数字游民选择生活成本相对便宜的地方作为旅居地,这些地方的生活费通常每月仅需500美元左右。然而,这个数字对于数字游民的日常花销来说仍然捉襟见肘。如果收入来源突然中断,这些人是很难在小城市或乡村找到一份新工作的。相比信息资讯更发达、工作机会更多的大城市居民,小城市或乡村居民可能要花更多的成本来寻觅、接洽新的工作。
许多数字游民随叫随到远程办公,害怕丢失工作。在选择这一看上去很自由的工作生活方式之前,需要有做数字游民的技能和能力。事实上,许多数字游民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许多数字游民需要随时随地掏出手机、电脑工作,不管是帮别人运营新媒体账号,还是更新自己的社交平台,都需要不断地催促自己更新。如果放任自己一直处于自由散漫状态下,有可能工作就丢了。
(二)生活配套有参差
但大城市与小城市或乡村的发展水平和配套资源不可同日而语,其潜在的风险也无法让人忽视。收入或许可以决定个体生活质量的上限,但个体生活质量的下限是由城市发展水平、配套资源所决定的。很多物质欲望不强烈的数字游民,平时专注于工作,饮食简单,也很少参与社交活动,他们并不会觉得大城市与小城市或乡村的生活有多大区别。以医疗资源为例:一旦突发急病,数字游民最大的愿望,可能就不再是低廉的房价和菜价,而是所在地拥有良好的医疗机构。
(三)存在追寻自由与渴望扎根的心理矛盾
数字游民需要以更为独立的个体应对各类风险问题。世界各地不同的风情为数字游民带来新鲜感,但新的尝试也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困扰。比如,刚到一个新地点时,可能会对当地气候和饮食不适应,出现过敏等问题;如果去某些治安较差的国家,可能还会面临人身安全问题;由于语言差异,想要融入当地人中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数字游民脱离了固属的传统社群——家庭、工作单位、传统城市社会,他们需要以更为独立的个体去应对来自收入、福利、家庭等方面的潜在风险问题。他们处在一个不断流动但又渴望扎根的心里矛盾状态,使自身陷入了自由与焦虑的共存悖论之中,由此不可避免地给他们中的许多人带来了孤独感。
五、面对数字游民浪潮的对策建议
数字游民在我国还属于较新的课题。数字游牧作为一种新的流动模式,对管理者、组织者等多方主体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一)理解并容纳数字游民群体
从实践上看,理解并洞察青年数字游民的微观心理和实践需求,优化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服务是这一群体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社会层面上,社会氛围应给予个体更多的选择自由和发展可能,允许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存在,在“加速社会”下鼓励人们利用现代技术去探索扩展生活边界,寻找自我价值感的来源。
(二)引导数字乡民助力乡村振兴
充分发挥“数字乡民”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催化他们与乡村要素之间的化学反应,推动这些资源与县域社会和既有产业充分融合、共同发展:一是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支撑平台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等方式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二是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建立各种平台和渠道,推动“数字乡民”与周边的村庄和居民形成有效且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充分发挥“数字乡民”的技术和理念优势,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县域创业大赛等活动,为乡村培养本地人才,将外来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在地化的内生发展动能。
(三)着力数字经济带动大学生创业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千万人。而数字经济在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上有很大空间,社会各界要共同发力,实现数字经济促进创新创业与产业机构升级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于3月6日称,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鼓励青年群体依托平台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
(四)提升旅游城市环境品质
旅游城市应将数字游民视为优质客源,更应将其当作自身的特殊资源。当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具备了作为数字游民目的地的“拉动力”,能否满足数字游民内心需求的“推动力”成为一个地方能否吸引数字游民的关键点。旅游城市应强化“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力求所用”的理念,创造性地吸引并充分利用数字游民这一特殊的人才队伍,为其提供宽松的环境、包容的氛围、以及多样的生活便利条件。
(五)积极吸引国际数字游民人才
政府应积极探索和评估新兴的远程办公趋势,扩大相关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通过“数字游民签证”政策来实现国际人才引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居住地和投资地。我国的一些旅游城市如陕西西安已被国际机构列为未来数字游民目的地之一,而有些地区提出了“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的发展目标。对于这些地方来说,数字游民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六、结语
数字游民代表着一部分向往自由的“螺丝钉”想要逃出世俗的规制,他们站在世俗与理想的分岔口上深思生命意义和价值,勇敢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兼顾工作和旅行虽然是很多人想走的精神之路,但它同样伴随着某些困难和挑战。如何将数字游民的分散力量进行集聚,把从下而上的自发性力量纳入到宏大时代命题与语境下进行融合,是引导数字游民从个体现象走向积极社会力量的优选路径。
参考文献
[1]徐琳岚,文春英.“何以为家”:流动社会下青年数字游民的地方感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08):70-79.
[2]张苗.“数字游民”生存图鉴[J].检察风云,2023(04):66-67.
[3]王云峰.北上广深鹤,谁比谁快乐[J].当代工人,2023(2):40.
[4]中国青年报.当工作可以网约 数字游民一根网线“闯天下”[EB/OL].(2023-03-2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109387597405922&wfr=spider&for=pc.
[5]环球时报.各国推新签证吸引“数字游民”[EB/OL].(2022-07-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8189329379520941&wfr=spider&for=pc.
[6]光明日报.关注乡村振兴中的“数字乡民”[EB/OL].(2023-06-16).https://m.huanqiu.com/article/4DKUQ2O4gye.
[7]法治日报.欧盟努力吸引“数字游民” 专家提醒公平问题[EB/OL].(2023-02-20).http://www.legaldaily.com.cn/international/content/2023-02/20/content_8823739.html.
[8]中国旅游报.数字游民: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旅居群体[EB/OL].(2021-10-20).http://www.ctnews.com.cn/paper/content/202110/20/content_60279.html.
[9]张雪纯,房钦政.数字游民的身份探析:群体画像、空间流动与在地实践[J].科技传播,2023,15(06):96-99.
[10]EST时尚创意人才社区.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打破时空限制的全新生活方式[EB/OL].(2020-09-03).https://www.sohu.com/a/416306284_595008.
[11]张子卓,陈鑫龙,娄莹.让云南人健康起来 让想健康的人到云南来[N].云南日报,2020-08-29.
[12]陈旭,郭宇靖,李春宇.北京发布全球首个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蓝图”[EB/OL].(2021-08-03)[2023-09-27].https://www.gov.cn/xinwen/2021-08/03/content_5629244.htm#:~:text=%E6%96%B9%E6%A1%88%E6%8F%90%E5%87%BA%EF%BC%8C%E9%80%9A%E8%BF%87%E4%BA%94,%E5%A4%96%E5%90%88%E4%BD%9C%E5%BC%80%E6%94%BE%E9%AB%98%E5%9C%B0%E3%80%82.
[13]郭栩汝.建设文化强省!河南省 “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公布[EB/OL].(2022-01-14)[2023-09-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924195062446427&wfr=spider&for=pc.
[14]徐珂.临渭区:围绕“银发经济”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EB/OL].(2020-07-14)[2023-09-27].http://www.wndj.org.cn/Index/read/id/19662.html.
[15]张铭阳.渭南临渭:从银发经济到乡村振兴,从产业融合到美好生活[EB/OL].(2021-04-13)[2023-09-27].https://new.qq.com/rain/a/20210413A081LQ00.
[16]柯桥区政府办(外事办).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外国高端人才集聚打造一流国际人才社区的实施意见(试行)[EB/OL].(2021-07-09)[2023-09-27].http://www.kq.gov.cn/art/2021/7/9/art_1229404694_1794628.html.
[17]外籍人才缘何钟情平湖?[N].嘉兴日报,2023-08-13.
附:馆藏相关图书推荐
书名:《数字游民时代:零工经济下“斜杠青年”零成本创业的新常态》
简介:本书的内容主要源自对罗科仕数字游民用工平台实践、发展过程的总结,通过对国内多个行业的数字游民朋友的访谈,对数字游民工作形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者:李明桦,檀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
索书号:F249.214/36
所在馆位置:湖东一楼文献借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