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博会到“丝路电商”

2022-12-13 10:35:00    字号:

  一个月前,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中明确提出“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要求,旨在“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开展国际经贸合作指明了方向,将进博会和“一带一路”倡议两大重要对外开放举措通过跨境电商建立起新的链接,也为上海会展经济和跨境电商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上海会展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丝路电商”发展新机遇
  在第五届进博会上,首次搭建的数字进博平台吸引了1368家技术装备企业线上参展,组织直播或转播活动64场,浏览量达60万次,多达735.2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金额实现了自2020年疫情以来最高值。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会展业受到了较大冲击。根据国际展览联盟(UFI)发布的数据,新冠肺炎所造成的展会延期和取消使得全球会展行业收入损失超过230亿欧元。2020全球会展业收入仅为2019年的39%,只有约7%的公司当年利润稳定或增长,有44%的公司表示已停止所有投资。为开展行业自救,全球会展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根据最新发布的《UFI全球展览行业晴雨表》数据,全球58%的受访者在现有的展览产品中增加了数字服务和产品。在此背景下,上海的会展行业也不例外,2021年上海展览面积为1086万平方米,低于2020年的1108万平方米,更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2223.5万平方米。为应对新冠疫情的影响,上海积极推动展览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驱动会展模式创新,累计服务上万家参展商,吸引上百万专业卖家“入场”,助力中外企业保持和拓展国际贸易渠道。本次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更是采用“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模式,依托信息技术将线下6天展会场馆实景搬到线上,进行365天常年展示,实现了疫情以来的最大规模展出。
  以进博会为代表的数字会展为“丝路电商”合作示范区的创建奠定了基础。这一方面得益于在所有参展的国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进博会的主力军,很多“一带一路”国家都专门设立了国家馆,在连续数届进博会上捷克、波兰以及来自于东盟的丝路国家将自己最具特色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带到进博会来。这些国家以进博会为窗口,迅速上线跨境电商平台,获得了巨额的中国订单。事实上,在进博会的推动下,上海的跨境电商业务持续增长。自2016年底中国与智利签署首个双边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来,通过加强政策协调、规划对接、经验分享、信息互通,“丝路电商”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打开了一条双向贸易通道。2022上半年,上海市跨境电商进出口779.7亿元,增长41.7%。电子商务在拓展经贸合作空间,推动全球经济繁荣、民生改善等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最为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经贸合作引擎。
  上海数字会展与“丝路电商”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上海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中的排头兵、先行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进博会的成功经验都是上海发展丝路跨境电商和承接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底气与保障。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的桥头堡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区,上海发展丝路跨境电商和申请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更有利于打通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助力中国新发展格局形成。因此,上海会展经济与“丝路电商”相互成就,协同共荣。
  上海作为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重镇,以进博会为代表的上海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丝路跨境电商的支持,与此同时,丝路跨境电商的发展也会助力疫情下上海会展经济的复苏。一方面,上海的跨境电商营商环境位居全国前列,在大力发展“五型经济”和完善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上海具备了总部优势、开放优势、服务优势、创新优势、流量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等建设与发展“丝路电商”的综合性优势;另一方面,“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设立将有效扩大进博会对上海的溢出效应,将进一步促进上海参与全球供应链重构,推动上海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上海城市的全球服务能级。
  当前,上海会展产业和“丝路电商”建设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在会展经济方面,疫情因素仍是影响上海会展行业发展的首要不利因素,尽管线上会展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展览及会议活动的开展并从理论上扩展了展览规模和空间,但难以完全替代线下会展的体验功能和社交属性。
  在“丝路电商”方面,上海在跨境电商方面虽具备卓越的基础条件,但是行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上海对外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存有落差。根据今年8月底世界跨境电商大会上发布的《2021中国跨境电商城市发展报告》数据,虽然上海在产业基础、营商环境、载体设施等方面优势明显,但总体水平在国内仅排名第六,落后于广州、深圳、杭州、郑州、宁波等城市,同时,上海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的规模有限,相比于进口,上海跨境电商出口额更小。
  究其原因,一是上海缺少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和代表性企业,且跨境电商人才的缺口仍然比较大,包括政府管理、货物通关、物流服务、人才培养、金融服务、消费、供应链等多方面的跨境电商创新活力有待提升;二是上海跨境电商产业的布局相对分散,亟需一个统一、规范、符合国际标准的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三是上海会展经济与“丝路电商”的协同发展缺少必要的机制创新,包括线下线上结合模式、供应链上下游一体化建设、统领性政策与物流、人才、金融、消费与品牌专项政策的互相补充等。
  加快推进上海数字会展与“丝路电商”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首先,以进博会为契机,大力推进长三角数字会展与跨境电商的协同发展。坐落于上海虹桥的国家会展中心作为立足长三角、服务全中国、面向全世界的会展综合体,既是服务国家商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又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会展之都的重要载体。因此,笔者认为,可将现有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成“丝路电商”合作先行示范区,集商务、会展、交通等功能于一体,更高质量建设成为链接长三角区域和国际市场的重要枢纽。例如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涵盖虹桥商务区和南北两大拓展区,以进博会为引领,以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为支柱,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着力建设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三省一市间形成“一核两带”的新发展格局。在凸显长三角区域差异性、规避同质化恶性竞争的同时,放大上海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对外开放枢纽的城市功能,发挥上海创新要素集聚优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其次,积极探索数字会展与“丝路电商”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场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员和物资流通影响了展览、会议等“丝路电商”活动整合效能、磁场效应和溢出效果,通过打造数字化分会场、数字展厅等智慧会展形式,纾解当前困局、扩大服务受众、增强营销辐射力。在数字技术驱动下,会展产业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AI技术、5G技术、VR/AR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继续发挥创新激励、品牌营销、关联建构、社会整合、文化包容等基本作用的同时,通过数字技术和场馆的融合、主场搭建的融合及组展商的融合等方式,积极开拓会展模式的创新和产业形态的更新与革命,赋能和重塑传统会展服务全链条,实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
  再次,完善面向数字会展和“丝路电商”的人才、金融等配套专项政策,出台政策“组合拳”。依托上海高校雄厚的教科研实力,培养面向带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与会展行业人才。除了向沿线国家输出人才,还可以建立“丝路电商”云课堂,为沿线国家提供较为系统的培训。上海可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利用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等官方融资渠道,同时应鼓励私人部门和“一带一路”国家当地金融机构参与电商项目建设;考虑带路沿线国家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建设项目周期较长等特点,应适时引导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债券市场服务工具,定向发行“丝路电商”专项债券;鼓励中国具有实力的电商企业与带路沿线国家的当地电商企业进行合资或者通过许可经营等模式使用国内电商企业的平台或技术专利;通过数字化手段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制定跨境电商贸易商负面清单,为跨境电商进出口提供跨境资金支付与结算便利化金融工具。
  最后,建立“丝路电商”监管体系,改善数字贸易、数字会展的营商环境与制度安排。带路沿线部分国家经济较脆弱,具有发生政治危机、宗教冲突、网络攻击、个人信息泄露、市场失灵、被西方反华情绪煽动等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应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应对风险预案,利用“丝路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实时监控和研判带路沿线中国电商企业可能面临的危险,提早做出风险提示;上海可以作为试点城市,与带路沿线国家政府协商签订基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安全与规范补充条款》,明确在征税、非歧视待遇模式、跨境数据流动、个人信息保护、源代码等议题上的责任与救济措施,协调各国法律和监管措施的差异性,在市场构建统一的规则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为跨境电商和数字会展在内的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将加入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与东南亚国家的跨境电商合作作为推动“丝路电商”合作的试点,加速推进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对接的压力测试,尽快积累风险防控经验和能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会展经济的不断深化;鼓励参与带路跨境电商合作的中外企业和平台在沪成立“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与会展行业协会,建立“丝路电商”与会展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和商业行为规范。
  (澎湃新闻2022-12-08,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崔琪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何金廖;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讲师,上海市晨光学者 张源)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