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生育成两会热点话题
2023-03-17 10:33:00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鼓励生育继续成为全国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媒体公开报道的相关提案和建议超过20份。
自放开三胎政策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健全生育配套服务,鼓励生育、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已经成为社会共识。2022年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破1.1,在这种局面下,鼓励生育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两会期间,各位代表委员积极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言献策,建议中所涉及的鼓励生育政策包括现金和税收补贴、加强住房保障、完善托育服务、完善女性就业保障、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教育改革、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树立健康婚育观念等方面。
1、现金和税收支持。自放开三孩以来,已经有十几个地区出台或拟出台相关补贴政策,但力度仍不够。今年两会期间,很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现金和税收补贴的提案或建议,包括建立生育津贴制度,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和按月发放育儿补贴,给多孩家庭发放教育、医疗补贴,提高多孩家庭的个税扣除比例等。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在统计的14个国家中,估算中国抚养成本/人均GDP为6.9,高于除韩国以外的所有国家,生育成本过高,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2、加强住房保障。今年两会期间,部分委员提出了有关降低住房成本、保障多孩家庭住房的建议,包括对多孩家庭提供差异化的租赁和购房优惠政策,对三孩以上家庭提供免费公租房等。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生育报告2023》,2022年5月全球前十大高房价城市,中国占近一半,并且北上广深市中心房价收入比远高于纽约、伦敦、东京,中国城市家庭对房价支付能力较弱,高房价是抑制生育行为的“三座大山”之一。
3、完善托育服务。今年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针对完善托育服务提供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对托育服务的财政投入、大力发展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机构,推动家庭托育点建设,推进社区托育服务建设等。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口报告2022》,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左右,供给缺口非常大,而经合组织国家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平均为36%。相比来说,中国现有的入托率处于垫底位置,托幼服务严重不足。
4、完善女性就业保障。两会期间,完善女性就业保障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话题,主要聚焦于构建男女平等的职场环境,包括减少女性就业歧视,完善生育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担机制,鼓励男女共享育儿假,推行弹性工时和居家工作等家庭照顾福利,保障“全职妈妈”再就业等。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女性职业发展报告2023》,目前女性在职业发展中仍存在婚育方面的歧视,子女数量与女性就业几率负相关,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母职惩罚”会影响生育意愿。
5、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今年,有几位代表委员建议将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减轻家庭治疗负担。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费用高是导致辅助生殖治疗需求难以释放的主要因素之一。按照试管婴儿40%-50%成功率计算,成功诞下婴儿的总治疗费用超过6万元,这超过全国六成以上家庭的承受能力。
6、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代表委员建议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完善非婚生子女的落户、托幼、上学、就业等相关权益保护,允许单身女性合理的生育力保存等。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在很多欧洲国家,非婚生子女所占的比例甚至可能超过一半,即不再强行将生育与婚姻挂钩,尤其是确保“单亲妈妈”也能在社会上获得公平的对待。相比之下,中国的非婚生子女目前在户口登记等方面可能仍存在障碍。
7、教育改革。今年两会期间,有一些建议从根本上涉及到考试和升学制度的改革,包括缩短基础教育学制,取消中考“普职分流”等,教育改革非常复杂且重要、出台重大教育改革措施也应慎之又慎。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2》,中国的升学和考试压力造成了教育内卷,家长在孩子教育上投入很多时间和金钱。中国家长为孩子升学所花的钱和精力投入几乎是世界最高的,这是压制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
8、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关于生育保险,相关代表委员提到,目前生育保险覆盖的人员范围小,对灵活就业人员没有规定,目前灵活就业人员群体已达到2个亿,且很多正处于生育年龄段,大多数没有缴纳生育保险,不能享受生育津贴等福利。对此,相关委员建议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生育保险,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生育保险的缴纳基数与比例及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等。
9、树立健康婚育观念。婚育观念影响生育意愿,与父母辈相比,很多年轻人更加独立、受教育程度更高,他们并不把婚育作为必然选择,更愿意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并且,90后、00后更加追求自我满足,不愿意过早被生育束缚,倾向于晚生、少生、甚至不生。为此,部分代表委员建议加强健康婚育观念的引导,包括设立“生育文化节”,弘扬“多子多福”的文化,为三孩家庭颁发“三孩家庭光荣证”、在高校开设《恋爱婚姻家庭》课程等,让正向健康的婚育观念深入人心。
(泽平宏观(公众号)2023-03-17,育娲人口研究团队(任泽平、梁建章、黄文政、姚劲波、何亚福、吕俊、於嘉;特别鸣谢:白学松、柴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