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密集布局谋篇“十五五”
2025-06-17 05:11:00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近期,浙江、河南、海南、黑龙江、湖南、四川等地密集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聚焦共同富裕、全国统一大市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等关键词,谋划好“十五五”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
当前,各地正紧锣密鼓地布局“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这关键的五年被视为实现2035年基本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攻坚期。面对国际秩序重塑、科技竞争加剧、气候变化等挑战,“十五五”需要在“十四五”奠定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创新。2025年作为规划谋篇之年,行动已全面提速,浙江、河南、海南等全国20余个省份已密集启动部署工作。许多地方成立了高规格的省级领导小组统筹编制(例如天津市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并积极拓展公众参与渠道。
在规划的核心内容上,各地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阶段,聚焦几大关键领域。浙江省作为示范区,将缩小城乡、地区、收入“三大差距”列为核心任务,并设定2030年人均GDP接近发达经济体水平的目标;黑龙江、湖南等省份也将民生保障和共同富裕纳入规划重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河南省强调中部崛起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双重责任,吉林省则突出扛牢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空间优化布局也是重点,例如上海市黄浦区规划了外滩金融带、中央科创区等五大重点功能片区,推动区域功能复合联动发展。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抓手。四川省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着力破除市场壁垒;河南省也谋划推出一批标志性举措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同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被广泛关注,多地聚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以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升级是普遍着力点。天津市、河北省等地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未来产业超前培育;青海省则致力于补强数字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短板。创新驱动战略被摆在突出位置,对国有企业的规划要求中,普遍明确研发投入增长目标(如年均增长10%)、加强产学研平台共建,并推动数字化转型覆盖全业务流程。
浙江省锚定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核心任务是缩小“三大差距”;河南省聚焦中部崛起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并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四川省强调扩大内需和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分离”改革;天津市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由市委书记挂帅强化组织领导;黑龙江省则兼顾共同富裕稳步推进和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发展农业现代化。
为保障规划的有效推进,地方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制。省级层面普遍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统筹编制工作,国家部委层面如市场监管总局也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地市层面如山东滨州、云南曲靖等也已同步启动相关工作。对于承担重要任务的国有企业,规划强调需克服“规划与执行两张皮”的问题,直面国际技术封锁、转型升级压力、深化改革任务等三重挑战,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向新产业、新模式、新机制转向,并将规划目标与年度预算、考核评价紧密绑定,确保规划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宏观之窗(微信公众号)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