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年龄上限解禁 江苏省允许超龄建筑农民工进入工地工作

2023-05-29 10:35:00    字号:

  建筑工人职业风险较高,为了控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近年一些地方政府发文,禁止超龄工人进入工地,部分上了年纪的农民工因而失去生计,引发社会舆论关注。
  上述局面最近出现变化。5月25日,江苏省住建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建安码"系统试点应用的通知》。江苏省不再"一刀切"禁止超龄建筑工人进入工地工作,而是对超龄建筑工人数量设定比例上限。
  一名人社部官员告诉财新记者,相关部门已经在政策方面做出调整,国内各地都放宽了对建筑工人年龄的限制。不过,目前能够通过公开途径查询到的文件并不多。
  江苏省通过给建筑工人赋码,来控制超龄工人比例。根据《江苏省建安码实施管理方案》,在江苏省务工的建筑工人必须申领"建安码",主管部门将根据务工人员年龄、健康、安全培训信息实行绿、黄、红三色动态管理。
  在江苏,超龄建筑工人即60岁至65岁的男性工人,以及55岁至60岁的女性工人。这些工人进入工地工作被赋黄码。一处工地的"黄码"比例不能超过10%,否则项目经理会收到主管部门警示,后续如整改不力,项目将会被停工。江苏省住建厅称,10%是暂定比例,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清退超龄建筑工人最早始于2019年。当年2月17日,住建部、人社部发文,要求全面实行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筑企业要先与农民工先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才能进场施工。
  实名制的目的是维护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但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这意味着,男性建筑工人年龄超过60岁、女性工人超过50岁,就无法与建筑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因此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为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住建部要求,施工现场原则上实施封闭式管理,设立进出场门禁系统,采用人脸、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电子打卡。基层主管部门还会对建筑工地实名制落实情况进行日常检查。
  2021年,上海、江西、湖北、天津等地先后发文,要求建筑工地清退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农民工。
  "部分建筑农民工虽然年龄大,但手艺很好,也是一家的顶梁柱,直接清退相当于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权。"一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下称"一智科技")董事长刘勇刚对财新记者说。一智科技是四川省一家开发智慧施工管理系统的企业。
  建筑工地作业环境恶劣,且缺乏劳动保障。建筑工人多来自农村地区,经济通常并不宽裕。政府发文清退超龄建筑农民工,引起公众对农民工群体的普遍同情,舆论质疑也让超龄建筑农民工就业问题获得政府高层重视。
  2022年8月,住建部、人社部发布通知,修改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不再强制要求建筑企业与建筑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无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建筑企业与工人订立用工书面协议即可。
  "修改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签订用工协议可以进入施工现场,对年龄上限没有进行规定。"陕西华山劳务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宝斌对财新记者说。这相当于放宽了对建筑工人年龄的限制。
  建筑工人工作辛苦,风吹日晒,社会认可度低,也缺乏职业发展前途。年轻人不再愿意进入建筑工地工作,建筑劳动力老龄化近年逐渐加剧。陈宝斌认为,修改有助于解决建筑工地现场劳动力短缺问题。
  2022年11月,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两部委强调,要尊重大龄农民工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要,指导企业根据农民工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建筑工人。
  (财新网202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