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三十而立,中国东盟关系如何继续乘风破浪

2021-12-01 11:49:00    字号:

  中国东盟将启动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北京报道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时,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今年我国最重大的周边外交行动,确立了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经过近30年共同努力,双方政治互信明显增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双方都认为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富内涵、最具活力的一组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据海关统计,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由1991年的83.6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6852.8亿美元,年均增长16.5%,比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年均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自2020年以来,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4.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
  过去30年,中国东盟关系经历了哪些重要节点?密切的经贸合作给中国和东盟分别带来了怎样的机遇?接下来,双方将如何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即将于明年1月1日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给区域经贸合作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于11月24日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过去30年,他一直是中国东盟关系快速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亲历者,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30年中国东盟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21世纪: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双方都认为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富内涵、最具活力的一组关系。作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记录者,在你看来,中国东盟关系在过去30年经历了哪些重要的节点?
  许宁宁:30年来,中国和东盟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各个方面的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就我的感受而言,主要有这么几个年份:
  第一个节点是1991年双方建立对话伙伴关系,这是双方整体关系的重大开端,也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一个里程碑。自此之后最初几年,双方不断磨合,在摸索中开展合作。当时,东盟与其他一些大国已经形成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日本、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与东盟建立了对话伙伴关系,在东盟国家已有大量投资,且经营东南亚时间也比较长。
  第二个节点是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当时,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深深赢得了东南亚国家的好评,包括确保人民币不贬值、扩大从东盟进口,为支持东盟国家币值稳定起到了最大的外部作用。当时,美国是隔岸观火,甚至利用一些国际组织给东盟国家开出控制其经济的摆脱危机“药方”;而作为当时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日本则让日元大幅贬值,增加了整个地区金融的动荡。1998年,我在主持第二次中国—东南亚经贸合作研讨会时,东盟有个国家驻华大使参会时拉着我的手表示感谢,称赞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和东盟在金融危机期间的合作是双方开展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真实写照,也使得双方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在1998年、1999年,中国从东盟国家的进口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远远高于东盟和美国、日本、欧共体这些传统贸易伙伴增速,这也使得东盟看到了中国大市场的好处。这是后来东盟愿意跟中国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背景。
  第三个节点是2002年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我国与外部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是一个创举。在我们于2000年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对于自由贸易协定也在探索阶段。但经过可行性研究后,双方坚定地认为,让90%以上的产品实施零关税,将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增长。在2002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双方先后开放了货物贸易市场、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的三大市场,使得中国和东盟经济越来越融合。经济合作推动了政治合作、睦邻友好关系发展。
  第四个节点是2003年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上一年签署的自贸协定。从2008年到2018年,中国和东盟所有国家都分别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与新加坡建立了“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
  第五个节点是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双方90%以上商品实施零关税,极大地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合作。
  第六个节点是2013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印尼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8年来,这个倡议使得中国东盟合作全面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创新合作。
  第七个节点是2021年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企业通过东盟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21世纪:这一关系的强劲发展分别给中国和东盟带来了怎样的机遇?
  许宁宁:一是贸易投资的扩大,给区域经济注入了活力。现在,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东盟的投资也在迅速扩大,尤其是近8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投资快速增长。2020年,在新冠疫情蔓延的不利形势下,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取得逆势增长,双向投资也实现逆势增长。东盟主要是由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特别需要扩大投资,也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对外贸易对它来说很重要。中国和东盟之间快速发展的贸易投资关系,给东盟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得益于东盟经济一体化、中国和东盟率先推动经济一体化,整个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取得了不断发展,这不仅促进了东亚经济增长,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支撑作用。
  二是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东盟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近些年来,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不断增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些发达国家给东盟提供了贸易优惠安排,比如“普惠制”待遇。东盟与一些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中国跟这些国家没有签,比像越南同欧盟、东盟同印度。因此,通过在东盟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中国企业可以利用东盟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并利用发达国家给东盟国家提供的关税优惠,出口轮胎、箱包等产品。而且为了吸引外资,东盟国家常常提供优厚的投资政策,比如10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东盟来说,中国的投资不仅推动了其产业升级、资源的利用,促进了就业,也扩大了向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
  中国东盟有望率先启动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
  21世纪:11月22日上午,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中国东盟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主席还就未来的中国东盟关系提出5点建议。这对于双方在后疫情时代深化经贸合作有怎样的积极意义?如何理解习主席提出的“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
  许宁宁:这5点建议是结合当前双方的重大关切、合作的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提出来的。比如,疫情使得一些东南亚国家贫困人数增加,而中国在减贫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习主席提出加强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再比如,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东盟提出的“印太展望”开展合作,这是东盟愿意看到的事情。
  对于“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中国和东盟都在积极倡导多边合作、自由贸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是双方在2002年签署的。此后,国际经贸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双方也对这个协定进行了升级,但仍不足以全面反映新的形势。因此,中方提出要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的水平,打造3.0版自贸协定,包括注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合作发展的内容。这不仅是出于现实的要求,也是以创新引领合作的要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也将引领本地区的自贸区升级。除了中国之外,东盟也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签署了自贸协定,并也在与有的国家实施了升级自贸协定,比如与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打造2.0版自贸区,而中国现在提出的是打造3.0版自贸区,对本地区自贸协定的升级起到了引领作用。在这方面,中国是有有利条件的,不仅具备大市场、最完善的工业体系,而且在疫情暴发后率先实现复工复产,还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交通便利。
  中国东盟产业链高度互补,合作大于竞争
  21世纪:近年来,关于“东盟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声音出现了。在你看来,东盟和中国未来会不会在制造业领域出现激烈竞争?
  许宁宁:有关“有些东盟国家会跟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形成激烈竞争”的言论是种炒作或别有用心的挑拨。实际上,双方的制造业互补性很强。比如,在电子行业方面,新加坡、马来西亚比较发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发达国家的企业在那些国家设厂,它们跟中国之间也有贸易往来,是基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布局的需要,因为中国和东盟已经实现了零关税。在汽车行业方面,整个东盟国家都不具备优势,而日本、德国企业在那里设有生产基地,中国汽车企业也开始投资东盟,因此,这是中国企业和西方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其实各自瞄准的细分市场并不相同,中国的工程汽车在当地就很有性价比的优势。在服装行业,中国的产业链完整,而且各种服装辅料齐备,很多以服装为支柱产业的东南亚国家还需要从中国进口原料辅料,双方的互补性很强。再加上有的域外大国对中国实施关税壁垒,使得不少中国服装企业选择去东南亚设厂,甚至把很多配套企业带动搬到了当地,这有益于当地产业升级。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跟东盟国家的200多个行业商协会都有联系,包括服装、食品、机械行业。我们相互间合作了30年,意识到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即使有竞争也是良性竞争,竞争不完全是坏事,能强身健体。比如说钢铁,东盟有些钢铁协会担心中国钢铁业对他们的企业冲击。中国确实向东盟出口很多钢铁产品,因为东盟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钢铁的需求量很大。双方的钢铁协会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现在,一些中国钢铁企业也在印尼、马来西亚进行了投资,这对这些国家钢铁产业的升级是有帮助的。
  21世纪: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在深化中国—东盟产业合作方面有怎样的潜力?
  许宁宁: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是典型的共建“一带一路”的产物,它起源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尤其是由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辐射出去,向南就是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最初叫南向新通道)。这个经济走廊的建设涉及整个中南半岛,东盟产品可以通过中欧班列把产品销往欧洲,是一个重大的务实创新,有利于各方充分利用产业互补优势。随着中国和新加坡的合作不断深入,双方领导人都表示,欢迎更多东盟国家参加,以使这个通道更加完整。去年的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了关于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接合作的声明。另外,我们也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走廊建设跟它结合起来,比如中国和越南的“两廊一圈”经济走廊建设、中国与老挝的经济走廊建设、中国与缅甸的经济走廊建设,尤其是将于12月2日通车的中老铁路。
  RCEP有望明年1月初在15国全面生效
  21世纪:1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已达到协定生效门槛。它的生效对于促进区域内贸易投资增长有怎样的意义?对于中日韩三方自贸区的建设有怎样的帮助?
  许宁宁:RCEP由15国组成,是多边合作和自由贸易相结合的一个典型产物,是我们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个别国家实施贸易保护背景下,为共同挖掘区域经济增长潜力的一个重大举措。它对于推动整个亚太经济一体化,对于本地区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它将于明年1月1号正式生效。现在,还有一些国家就没有完成国内审批程序,但预计将在12月底之前宣布完成这些程序。
  现在大家关注的是缅甸的问题。东盟对缅甸局势有一个5点共识,东盟有些国家认为缅甸没有认真履行这些共识,因此正在对缅甸施加一定压力。实际上,缅甸已在今年4月向东盟秘书处通报完成国内审批程序,但东盟秘书处还没有宣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为这5点共识。但即便如此,相信缅甸最终还是会在1月1日前被纳入生效之列,因为10月召开的东盟峰会发表的主席声明指出,缅甸仍然是东盟大家庭的成员之一,缅甸局势不影响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因此,我的判断是,到了明年1月1日,15个国家都会开始执行这个协定。
  各国都充分意识到RCEP将给各国贸易投资带来好处,因为“原产地累计计算规则”将极大地增进整个区域内的贸易,从而促进投资增长。不仅如此,RCEP生效以后还能带来更多的区域外的投资,扩大区域各国对全球的国际贸易。
  RCEP的生效对于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会起到推进作用,RCEP协定首次让这三国确立了自由贸易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之所以进展不大,政治因素大于经济因素,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在政治上需要增进互信。
  21世纪:中国已宣布正式申请加入CPTPP。在CPTPP11个成员中,有4个是东盟国家。这些东盟国家是否会支持中国加入CPTPP?最近,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美国现在不会重返CPTPP,计划在明年初启动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这是否会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造成干扰?
  许宁宁:CPTPP中有东盟四国是新加坡、文莱、越南和马来西亚,据我所知这东盟四国支持中国加入CPTPP没问题,它们愿意有中国这个大的市场参与进来。对于美国提出的“印太经济框架”,美国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遏制中国在本地区的影响力,扩大它自己的影响力,另一个目的是维护美国在本地区的商业利益,美国目前是东盟第一大外资来源国。至于会不会对中国东盟合作构成干扰,由于这个框架还没有提出具体内容,还有待观察。但基本上来说,这个经济框架是为了美国的“印太战略”服务的。美国一直强调要做全球领导者、地区领导者,这可能会与东盟在本地区的中心作用发生冲突。因此,如果美国的“印太战略”与东盟的“印太展望”发生冲突,即便个别东盟国家会支持美国,东盟作为一个整体更主要的是看美国提出的“印太经济框架”具体内容。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明确指出,东盟印太展望旨在强化东盟共同体建设,不是要建立新的机制或取代现有机制。这句话非常重要,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确定东盟的“印太展望”和“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近8年来东盟对“一带一路”有着许多了解和已获得了实实在在好处。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11-24,郑青亭)
   
  #阅读延伸# 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五年力争进口1500亿美元东盟农产品
  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时,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表示,愿在未来3年再向东盟提供15亿美元发展援助,用于东盟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
  “这是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习近平说,“中国愿同东盟把握大势、排除干扰、同享机遇、共创繁荣,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落到实处,朝着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出新的步伐。”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经过近30年共同努力,双方政治互信明显增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双方都认为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富内涵、最具活力的一组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习近平重申,中方将坚定不移以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不移支持东盟团结和东盟共同体建设,坚定不移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坚定不移支持东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据海关统计,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由1991年的83.6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6852.8亿美元,年均增长16.5%,比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年均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自2020年以来,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4.08万亿元,增长21.1%。
  习近平表示,要全面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作用,要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领域合作,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
  1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上述十国开始生效。
  习近平表示,中国拥有巨大国内市场,将始终向东盟国家开放,愿进口更多东盟国家优质产品,包括在未来5年力争从东盟进口1500亿美元农产品。
  据海关总署9月发布的消息,截至目前,东盟十国的近1500种农产品、食品已可对华出口。近年来,自东盟国家进口农产品实现连年增长,去年同比增长10.3%,今年1至8月同比增长41.7%。
  同时,习近平强调,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东盟提出的印太展望开展合作。中方愿进一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欢迎东盟国家参与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方将启动科技创新提升计划,向东盟提供1000项先进适用技术,未来5年支持300名东盟青年科学家来华交流。倡议开展数字治理对话,深化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一直互施援手、共克时艰。习近平表示,中方愿启动“中国东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议:包括再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新冠疫苗无偿援助,助力地区国家提高接种率;再向东盟抗疫基金追加500万美元,加大疫苗联合生产和技术转让,开展关键药物研发合作,提升东盟自主保障水平。
  东盟各国领导人表示,东盟欢迎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愿同中方加快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进一步释放合作潜能,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东盟国家愿同中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携手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东盟各国领导人表示,东盟和中国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双方关系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东盟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加强推进全方位合作,迎接东盟和中国关系更加美好的30年,为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峰会通过《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11-22,郑青亭)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