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下乡需要迈过哪些“坎”

2023-05-25 11:10:00    字号:

  随着政策密集出台叠加出海趋势加速,作为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等设施建设”;到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再到5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在国家政策鼓励之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势不可挡。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2-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7.2%,产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首位。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万辆和63.6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9.5%。从2020年7月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至2022年,三年带动新能源下乡车型累计销售超410万辆。
  尽管产业发展迅速,但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相对较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将近160辆,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开源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一线城市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50%,但部分三四线城市渗透率不足10%,新能源汽车下乡激发的市场空间巨大。
  农村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增长潜力巨大
  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农村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增长潜力巨大。
  “我国农村地区千人汽车拥有量约120辆,而城镇是220辆,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2-3年,农村市场规模将在800-900万辆。
  王青表示,相比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更关注用电替代用油带来的成本降低优势,同时对购车价格也比较敏感,高性价比的微型、紧凑型新能源汽车以及增程式、插电式混动新能源中端车型将是增长的亮点。同时,农村用户的出行半径较小,不会有明显的里程焦虑,纯电动汽车用车成本具备较大优势,将是农村市场的新机遇。
  “新能源汽车下乡具有天然优势。”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政研咨询中心政策研究专家高翔告诉本报记者,乡村地区电价较低、光伏覆盖面广、家充安装便利,且电动汽车相较于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更低,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在高翔看来,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当前,县乡地区新能源渗透率仅有17%,按照新能源汽车50%的渗透率估算,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可挖掘的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农村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是要低于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王兆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保有量上来看,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与日韩等国家相比还有两倍以上的增长空间;从新能源汽车渗透来看,随着充电基础设施推广与“双碳”目标深化推进,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超出预期,已经提前三年完成工信部提出的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从原来的20%提升至25%的要求。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种类逐渐增多,给农村地区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选择,乡镇市场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下一个发力点。
  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面临堵点
  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遇到哪些“卡脖子”问题?
  王青认为,目前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面临三大堵点:基础设施短缺、服务网络不健全、农村消费者保护相对薄弱。
  “充电设施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痛点’。”王兆华表示,与城市充电桩建设不同,我国村镇市场分散、公共充电站单站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利用率上不去进而导致资产搁置的风险。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无序充电带来的负荷压力使得当地电网难以承担。因此,如何合理地安排乡镇地区的公共桩布局、形成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乡镇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差异化需求与绿色清洁消费理念的转变也是重要瓶颈。
  在高翔看来,从沿途道路到县级城市,再到乡村地区,充电桩的建设与使用情况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县级城市呈现公桩私桩互补特点。县级城市在人员密集地区、城市核心商圈区域公共充电桩较为普遍,小区、偏远地区则主要由个人充电桩补充。同时,因受到小区老旧、车位、物业、供电等多重因素影响,个人充电桩的安装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是乡村地区私桩更为普遍。一方面,乡村地区独有院落使得个人充电桩的安装和使用更加便利,且个人充电桩相较公共充电桩具有电价优势,使用更加普遍。另一方面,乡村地区较低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使得公共充电桩的使用频率较低,公共充电桩的投资建设面临盈利难的困境。因此,公共充电桩在乡村地区并不常见。
  高翔指出,新能源汽车下乡有三大“卡脖子”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新能源汽车购买成本较高。乡村地区购买汽车的第一考虑要素是成本,虽然新能源汽车在充电、使用、保养等方面较燃油车存在较大优势,但同等级别的新能源汽车较燃油车价格更高。
  二是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认知度较低。相对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可供选择的产品较少,且新能源汽车在乡村地区宣传引导力度不足,乡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认知度较低,购买意愿不强。
  三是对新能源汽车维修存在担忧。传统县乡地区小型汽车修理厂对新能源汽车“三电”、智能化部件等专业维修能力不足,选择大型修理厂、4S店等维修则会带来更高的维修成本。
  新能源汽车下乡要突出做好“三个结合”
  “要让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取得预期目标,需要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有新思路和新手段。”王青认为,要突出做好“三个结合”:结合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乡村居民消费的堵点和短板、结合乡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要求、结合扩大绿色消费的大方向。
  在纪雪洪看来,农村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比如风能、光伏发电,部分地区地热资源,虽然并不像电网一样稳定,但将农村优势与充电基础设施结合,也可能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如何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王兆华表示,需要充电运营商、各级政府、国家电网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充分发挥大数据驱动决策作用,以及“光储充”等一体化充电关键技术的推广,打造低碳绿色的乡村智慧充电模式。伴随着整县光伏的推进,形成村村互济,互联互通的发电、充电、储能与智慧充放调度网络。在电力低谷时间段“充电+储能”,在尖峰与高峰时间段放电,减少充电成本与运营收益,充电桩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下乡形成良性互动。
  高翔建议,地方政府部门针对县乡地区出台针对性的充电桩建设鼓励政策,采用政企合作模式,提供专项信贷支持,加快推动县乡汽车客运站、公共汽车充电站等区域充电桩的建设。
  此外,协调电力部门参与,有序推进乡村电网扩容改造,为充电桩的建设铺平道路,有效应对加装公共充电桩后对电网冲击的影响。简化个人充电桩安装审批流程,积极支持和协助消费者个人充电桩的安装和使用,推动个人充电桩的开放共享。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支持力度,提高县乡地区新能源汽车数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提升将直接推动充电桩的投资建设。”高翔说。
  (《中国经济时报》2023-05-25,周子勋)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