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旅游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
2025-04-18 08:41:00
字号:大 中 小
作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集散地,城市是全球旅游的基本单元、重要中枢和关键支撑。近年来,全球旅游复苏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和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世界各主要城市纷纷加大对数字技术的应用、重视对青年市场的开发、加强不同主体间的协作、倡导绿色旅游的理念、重视当地社区的利益。及时跟踪全球城市旅游发展新趋势和新动向,对促进我国城市旅游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一、全球城市旅游发展新趋势
(一)借助数字科技,提供旅游新体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城市借助数字技术为游客提供新的体验。诸多城市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等技术,让游客“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历史场景。例如,罗马推出VR观光巴士,通过车窗上的大型透明4K OLED屏幕来打造沉浸式3D内容。当屏幕升起时,游客看到的是周围的现实环境;当屏幕降下后,窗户上呈现的是2000年前的古罗马建筑,游客在观光巴士上可沉浸式感受古罗马的历史与文化。一些城市借助数字技术创新旅游产品并凸显城市个性。例如,上海用科技传播城市文化,数字科技让建筑可阅读,超过2400处历史建筑有专属介绍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扫读,市民和游客可通过中英文导览、语音介绍、视频播放、VR互动等方式阅读建筑背后的故事。许多旅游城市则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开发智能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路线规划、景点推荐和实时导航服务。例如,美国旧金山与中国旅游业及科技企业对接,充分了解景区电子地图、支付功能、AI技术设计路线、无人驾驶出租车体验等对中国游客的吸引力。
(二)围绕青年需求,寻求市场新突破
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许多城市在旅游活动中围绕青年人的兴趣爱好与探索精神进行策划,不断挖掘青年人的兴趣点,精心设计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一些城市为了满足青年人求新求异的需求,邀请青年人参与设计符合青年游客需求的产品。例如,韩国旅游发展局和穷游网携手,面向年轻群体设计韩国之旅,邀请100位有趣青年赴韩共创100种新玩法,开启“人生新副本·趣韩国吧”的出发之旅。不少城市针对青年人推出青年主题文旅活动和优惠政策,鼓励青年人外出旅行。例如,法国政府为鼓励年轻人外出旅行、探索法国,2024年夏季针对16-27岁的年轻人设计了49欧元的月度铁路通票;欧盟委员会为鼓励欧洲青年进行可持续的火车旅行,增进年轻人对欧洲的了解,发起“探索欧盟”活动,3.6万名年轻人获得免费旅行通行证。
(三)增强协同合作,抓住发展新机遇
在全球旅游市场全面回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城市间战略合作成为趋势。一些城市通过共同打造、共同推广旅游品牌来提升整体吸引力。例如,“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槟城、明斯克、安曼、宁波、泉州等中外58座城市共建“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共同打造区域性、主题性国际旅游优质产品及精品线路,合力吸引全球游客。一些城市则共同制定发展规划,推动区域内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例如,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制定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世界级旅游区。一些城市致力于加强与企业和组织机构间的合作,城市政府携手旅游企业开展市场营销与宣传推广活动,或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开展旅游公益项目等。例如,阿布扎比与中国携程集团战略合作,提升全球知名度,吸引海外游客;欧洲非营利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胡志明市旅游促进中心、胡志明市旅游局及越南国家旅游局合作举办“促进可持续旅行及野生动物保护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践行可持续旅行,加强自然和野生物保护。
(四)倡导绿色旅游,创造消费新潮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愈发重视绿色低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些城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绿色低碳旅游项目,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制定了一项自然旅游计划,鼓励私人投资开发全新或低影响的自然旅游产品,提供补助金以支持业者提供自然旅游产品,与黄金海岸城市委员会合作一起开发更多低影响自然旅游项目。不少城市倡导游客在旅游交通、食物消费、旅游活动中减排,将低碳旅游理念融入旅游全过程,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将绿色旅游引领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旅游潮流。例如,哥本哈根旅游局推出一项环保旅游奖励计划,鼓励游客在访问哥本哈根时参与执行环保任务,即游客在旅游景点捡垃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出行,可获得免费午餐、咖啡、葡萄酒及皮划艇租赁作为奖励。
(五)重视社区参与,营造旅游新场景
社区是城市安全发展的基础,是与居民最为密切的空间单元,也是城市旅游的新场景。在不少城市呈现出社区即景区的新趋势。一方面,一些城市积极挖掘社区旅游新资源,开辟社区旅游场景,将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老旧小区、特色街区、广场公园等载体中,打造具有独特城市文化内涵的生活旅游美学空间。例如,成都将天府文化元素有机融入“三城三都”建设,构建“城市场景化,场景旅游化”,推出100个“最成都·文旅消费新场景”,开发“天府社区游”微信公众号,上线230余条社区游线,出版《像成都人那样生活——成都社区漫游指南》等书籍。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将游客引入当地居民的日常活动场景,让游客像当地人一样去生活,感受到“处处皆景点、景点之上是生活”的休闲旅游体验,将传统旅游城市发展为主客共享的新型旅游城市。例如,威尼斯将游客引入当地居民的日常活动场景,参观当地市集、品尝当地美食、参与当地节日庆典等;与此同时,政府对大型游船进入市中心的数量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干扰。
二、对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启示
(一)加大数字化应用
数字技术是助推旅游发展的强劲动力。城市可通过数字化服务升级与创新为游客带来旅游新体验。一方面,要积极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AR、VR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开发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型旅游体验模式;另一方面,要围绕游客多元化需求,构建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的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旅游资源的数字化、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与便捷化、旅游管理的精细化。
(二)探索新的突破点
在全球旅游市场中,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城市在旅游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突破点,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一方面,随着Z世代(1995-2010年间出生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城市在旅游活动的策划与开展中需深入研究并了解其消费观念、消费心态和旅游需求,开发深度契合青年人群情感需求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作为提升城市魅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旅游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城市夜间旅游逐渐成为城市旅游竞争的又一焦点。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历史底蕴,可深度挖掘和整合这些资源,运用AR、VR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特色夜游体验。
(三)深化合作谋求发展
合作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旅游城市的通力合作。一是城市之间进一步拓展旅游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友好城市、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城市之间开展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信息库、服务标准、营销系统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经验互鉴、信息互通,实现互为市场、互为腹地、互送客源、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二是深化区域之间旅游合作发展。鼓励相邻或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旅游城市,有效整合旅游要素,共同规划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线路,开发具有吸引力的跨区域旅游产品,形成旅游联盟,增强整体吸引力,从而显著提升城市竞争力。三是促进城市与企业、组织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城市与企业共同策划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主题旅游周等,利用双方资源和渠道优势,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开展联合营销,扩大市场影响力,吸引国内外游客。可携手非政府组织开展旅游公益项目和活动,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提升公众旅游环保意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联合开展旅游教育和培训项目,提升旅游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全球气候行动和生态保护的关键一环。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在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式。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企业和游客都应增强环保意识,将环境发展目标纳入城市旅游规划之中,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积极推广绿色旅游,倡导低碳消费,建立全面而具体的旅游企业绿色标准体系。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要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通过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增强社会的包容性,确保旅游业的发展成果能够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要重视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产业融合、加强协同合作、创新驱动等策略,推动城市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促进包容性增长
社区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不仅是居民生活的核心区域,也是城市多元活动的汇聚点。城市社区促进包容性增长是一个综合性过程。一方面,城市通过发展旅游,刺激和促进经济的增长,确保这种增长能够造福社区和所有社区成员,特别是贫困和弱势群体。通过创造大量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包括但不限于导游、酒店和餐厅员工等传统旅游岗位,还有与旅游相关的手工艺、文化表演、地方特色产品销售等多样化岗位,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与创业机会。另一方面,旅游业为社区居民和游客之间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可以了解和体验社区的文化和传统,这种文化交流有助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社区居民可以通过与游客的交流,能够拓宽视野,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激发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这种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社区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25-04-17,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副教授 王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