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讹诈的逻辑、影响及应对

2025-04-15 09:48:00    字号:

  美国不仅对中国加征“对等关税”,还对世界其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对等关税”,美国关税政策已经形成了关税墙,孤立自己,同世界作对,引发国际金融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如何应对美国关税讹诈,成为当前推动宏观经济稳定,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内容。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本质是关税讹诈
  关税不是目标,而是手段。要理解美国“对等关税”问题,必须分析其目标。尽管美国没有对外公布“对等关税”的终极目标,但从美国自身问题来看,超过36万亿美元的巨额国债显然是特朗普政府需要直接面对的巨大挑战。如果不解决债务问题,每年的利息就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特朗普任期内美国国债将超过40万亿美元,对特朗普政府执政空间产生巨大制约。近几天,美国政府宣布缓征75个国家的“对等关税”,评论认为重要原因是美国国债市场出现抛售引发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美国对国债的担忧。潜在问题是,美国国债为何高位运行,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是世界上贸易赤字最大的国家,必须长期借债为逆差融资,结果是美国国债大幅飙升。必须解决贸易赤字问题,才能逆转美国国债风险上升的压力。如何解决贸易赤字?特朗普政府认为加征关税是必然选择,这一点可以从开征“对等关税”的测算公式得到验证,即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是最重要的测算依据。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关税手段解决贸易赤字问题,促进财政增收,从根子上缓解国债上升压力。
  解决贸易赤字还有其他手段,为何特朗普特别看重关税?从理论上看,深层次解决贸易失衡必须靠提振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出口。不管是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看,还是从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配套看,美国都不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市场手段重振美国制造业解决贸易赤字问题是很难的,这就需要寻求超常规的非市场手段。什么是非市场手段,《海湖庄园协议》成为当前华尔街热议的焦点。这个协议包括美元贬值、债务重组、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等条款,但这个协议需仰仗其他国家的配合。如果要效仿1985年广场协议与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必须解决如何让其他国家与美国合作的问题。当今世界,美国面对的既不是二战后百废待兴的时期,也不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主导的发达国家盟友之间的协定签署问题,而是全世界,特别是还有众多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协调。在此情况下,美国对其他国家施压成为重要选项,特朗普认为关税可以实现“一石多鸟”,既可以对其他国家施压,也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债务问题,还能缓解外部失衡,从而“对等关税”成为美国讹诈他国的工具,成为美国施行霸权的手段。
  要实施关税讹诈,非对称关税将是常态。美国提出的“对等关税”纯属自己捏造,缺乏世界各国的共识,也缺乏经济理论的支撑,还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等关税”名不符实。为达到目标,美国通过关税对世界各国进行施压,然后进行谈判以获取他所希望的利益。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国家接受他的无理要求,屈服于美国,美国可能就降低关税。同时,对于美国认为没有获得目标要价的国家,继续保持高关税。因而,美国关税政策必然是非对称的,而且非对称关税是常态,当前美国对中国关税高于其他国家就不难理解了。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动摇了二战以来国际经贸合作的根基
  影响面极广。如果说疫情对全球的影响是被动冲击,那么“对等关税”则是有意之举,虽然世界格外关注“对等关税”对中美经贸合作的影响,但事实是世界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特朗普对大多数国家都加征“对等关税”,在豁免谈判期间,多数国家也适用10%的关税,美国与大多数国家的贸易都遭受冲击,这是美国“对等关税”导致的直接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部需求放缓对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产生下行压力。除了实体经济受影响之外,金融资本市场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广泛,世界主要资本市场都经历了激烈波动,仅2025年4月3日至4日,美国纳斯达克股指就下跌12%左右,与此同时,欧洲、日本、中国等股市都经历了大幅波动。美元汇率呈现波动下行趋势,其他国家货币波幅扩大,黄金价格升至历史新高。
  影响程度极高。从1929年至今近百年的时间里,除了二战之外,全球最大的经济衰退就是1929年引发的世界大萧条,所以评估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程度,必须高度警惕大萧条问题的再现。观察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很多评论类比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萧条时期美国推出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此次美国加征关税程度相比大萧条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历史上的高关税政策,美国这次采取关税手段不是单纯出于经济考虑,还希望通过加征关税让其他国家妥协,强迫对手接受美国提出的要价,通过关税讹诈的做法,凸显赤裸裸的霸权之道。尽管大萧条的出现源于多种因素,但关税战显然构成了其重要原因,从大萧条所产生的影响来看,本次关税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容低估。
  影响极其深远。近年来,中美摩擦不断升级,很多评论认为中美回不到过去了,美国加征“对等关税”造成世界规则秩序的破坏,恐怕现在是世界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二战以来,美国主导构建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机构的设立,为全球稳定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美国加征“对等关税”,摧毁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经贸体系,动摇了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根基。房子旧了可以不断装修,但地基动摇了就很难再改善。美国试图摧毁自身创造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短期影响国际商品服务的买卖,中期影响世界各国之间的分工合作体系,长期则可能促使世界重回丛林法则。“对等关税”表面上造成贸易冲击,深层次影响的是对未来发展预期,对全球不确定不稳定问题的担忧加剧。
  应对美国“对等关税”需全面战略谋划
  以高强度反制斗争敦促美国回归理性。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斗争求发展则发展兴。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关键时刻不得不打。美国对中国大幅加征关税,纯属讹诈行为,并非所谓的对等。针对美国的行为,中国立即作出回应,持续加征关税予以反制,并且对关键原材料进行出口管制,扩大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些举措目标不是脱钩断链,而是让对手感受到反制带来的挑战,让对手感受到冲突摩擦没有赢家的道理,回归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等理性事实,合作共赢才是顺应全球发展大势的客观选择。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着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托国际大循环,即原材料及市场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中国从外部进口原材料中间品,在国内生产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全世界。当前外部形势急剧变化,全球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国际大循环不畅,扩大内需推动构建国内大循环成为重要战略选择。与此同时,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制度型开放,深化与外部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稳定国际大循环,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是简单的内外循环,还是必须着力解决循环被“卡脖子”等问题,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循环堵点淤点的必然选择。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不是一日之事,短期还难以释放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如何维护短期宏观稳定,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可以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加快债务发行,政策靠前发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财政退税等手段。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在6%左右,主要发达国家是0,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调空间。针对当前的环境,任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储备都是丰富应对美国“对等关税”挑战的工具箱。
  守住底线,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通过去年地方债置换,地方债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当前需要关注的是有些地方债压力仍然较大,可以重点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适时加大债务置换规模。房地产存量房去库存成为重中之重,政府受制于财力限制,大规模购买保障性住房可能受到制约,但可以考虑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存量房,然后用于保障性住房,这种方式可能涉及房价定价等问题,可以先做试点,再向全国推广。与此同时,加快构建耐心资本入市的长效机制,为资本市场稳定提供制度支撑。
  (《中国经济时报》2025-04-15,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教授 陈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