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波:数字赋能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

2022-06-01 08:53:00    字号:

  基层是数字政府的重要一环,其现代化实现路径从过程和结果都有赖于数字资源和体系支撑,特别是突破传统管理服务的物理局限,提升其感知性、科学性、预判性和全局性,实现城市治理品质化和精准化。然而,目前基层治理数字化还存在一些局限与误区,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仍任重道远。
  具体表现在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化的全链条。首先,数据采集高效性、精准性有待提高。源于层级管理、职能隶属、行政惯性等数据采集问题较为突出,基层有限资源难以满足各方对数据高效精准的要求。比如,大量的数据采集依赖传统上门核实,基层数据采集非专业化与数据精准高效完备需求不匹配。既有的标准化权威数据没有通过政务内部数据共享流转,重复采集在加重基层负担的同时也影响效果。其次,数据共享规范性、便捷性尚待革新。源于权责划分、数字安全、隐私保护等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使数字化共享使用“打折扣”,削弱了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能力。比如,数据共享缺乏规范制度和平台,让基层获取数据存在干扰因素。同时,数据实现跨级系统流转难度较大,获取有效数据知易行难。数据共享缺乏基于大数据的底层交互碰撞比对,难以提供有效数据。共享数据动态更新不足,难以满足基层工作时效性需求。最后,数字应用亟须完善。因行政架构、职能分工、权力分割等现实因素,让数字应用难以满足基层治理的需求,比如,应用系统与基层实践需求对接不充分,系统的便利性、即时性、交互性与基层工作存在错配。数字应用过多聚焦于全局工作和对下考核,缺乏对基层治理实践的数字支撑和对应功能支持。
  打破当前基层治理数字化支撑的困局,结合现有的实践探索和技术发展,可从以下路径探索。第一,加强顶层谋划,统筹协调数字化各环节。基层治理数字化涉及不同层级部门和体系,统筹协调各方聚力尤为重要。从城市管理决策层面谋划统筹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第二,推进制度完善,规范数字化全链条。基于数字化流程底层运行逻辑,完善的制度有利于规范数字采集、共享、应用。当前在诸如电子认证、移动政务服务规范化等方面有很多有益突破,但在数据归集共享应用等方面存在制度缺失,难以实现互通融合。在制度方面补足短板是推动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流程再造的基础工作。
  第三,加大资源保障,保持数字化建设投入。数字化建设需要前端数据采集、归集存储和共享应用,离不开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当前数字建设投入短期性、阶段性较明显,层级部门分化矛盾突出,基层治理数字化赋能方面投入缺口较大。各级政府需进一步统筹支持,加大人财物投入覆盖面、延续性和针对性,补足基层数字化短板。
  第四,完善应用支持,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数字化赋能基层需要为基层提供切实可用的数据和基于此之上的应用系统。当前面向基层、满足基层需求的数据和应用仍有巨大反差,导致基层数字化提升动力不足,无法提升治理能效。需要在既有系统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基层需求,抽丝剥茧、化繁为简,打造能够对接上级要求又满足基层实际工作需要的体系化应用和数据。
  第五,提升数字应用大众化。开发数字化应用除了满足基层部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聚焦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困难。当前应用已经能够极大地明晰办事规程、简化办事流程,百姓切实感受到透明和便捷,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有距离。需要进一步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整合数据、统一平台、简化操作,降低使用的技术门槛和时间成本,使群众加入基层治理数字化进程中,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广州日报》2022-05-31,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副研究馆员 田文波,本文为广州市委党校2022年新型智库课题“数字政府建设”阶段性成果)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